吃瓜要吃全,看文章要看全,看完文章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检察日报并没有点名批评肖战,而是就这件事情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并没有站队任何一方,不要只是看到流量明星的问题,其中点出的同人圈问题也不应该忽视!
检察日报并不止刊登了一篇文章,集各种观点展开了问题的讨论,饭圈需要反思,同人圈也一样需要警惕,吃瓜群众更是要反省自己吃的是瓜还是洗脑包。
我是情义无价,分享问题看法。
序言:
近年来,但凡被称呼为明星的人,他们在出行的排场,那可比过去皇上的架子都大。
明星不出门,家事天下知。这种情况,在中外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葩而悲哀的事情。
一、经济繁荣,推动了社会文化进步,也改变了人的奋斗理想。
90年代以前,如果问小朋友们长大了想干嘛,他们会说我要当解放军、警察、老师、科学家。90年代以后,问小朋友们长大了想干嘛,90%的是会说要当明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是我们社会的风气和市场,发生了巨大改变,催生了明星经济。一些电视台,一波接一波推出的造星、选秀活动,起到了负面的引导作用。向年轻人传递了一个不正确的认知,那就是,只要你在活动中能够出头,立马可以全国闻名,会有大把大把的钞票等着你来收,会收获无数的名誉、地位和金钱。
批评得对,批评得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法宝。
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检察官在《检察日报》刊文《评判肖战事件的两个维度》:引发公众讨论的肖战 227 大团结事件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判断孰是孰非。①法律风险:同人作品对原作品依附性较强,可能面临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益、侵犯名誉权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的法律风险。②粉丝行为:明星粉丝维护自己偶像形象的心情可以理解。如果肖战名誉权被侵犯,那么有权维权的的肖战本人而不是粉丝。争议的处理地点,应该是法院,而不是在网络。另一方面,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值得肯定!
墙倒众人推而已。总会有人会煽风点火,也总会有人人云亦云、无脑跟风。跟着踩一脚,自己没什么好处,但很爽。
每个人处事都有自己的风格,请不要用有色眼光去看待任何一个人。
有一说一。其实本来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只需要官方辟谣说明一下情况就是可以解决的。然而公关的滞后性使得事态愈发的严重,以致造成轩然大波,结果是超乎想象的糟糕。我赞同追星,但应该是那些能提供我们正能量的追星。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无法评论谁对谁对错,曾经的70后80后90都追过星,肖战的粉丝行为,跟我们何曾相似,只不过那会的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一场由肖战粉丝引起传得沸沸扬扬的粉丝闹剧,在殃及多方面之后终于迎来了官方定性。3月11日,检察日报连发5篇文章占了2大版面来专门分析肖战粉丝事件,最后将这场闹剧定性为“团队策划造成的舆论后果,也是肖战本人偶像失格”。检察日报对此事盖棺定论,似乎也不希望这件事情继续闹下去影响社会舆论。但论起饭圈头最铁的粉丝群体,肖战粉称第二,怕是没有人敢称第一。
检察日报连续发文对肖战抨击,也点燃了肖战粉的怒火。肖战粉觉得检察日报作为官媒看待事情不中立客观,反而从侧面助长不正之风,把自家哥哥当成出头鸟来博取关注。在肖战粉丝心中,检察日报的这种方式无疑是给肖战和粉丝群体栽赃泼脏水。由于不认同这几篇文章表达的意思,肖战粉立马在原博下边开始了控评,从公民权益到官媒立场全方位对检察日报diss了个遍。可以说肖战粉的评论字字珠玑、角度也是相当刁钻。
线上控评与路人在检察日报下面battle,线下又对刊登肖战相关文章的报纸一扫而光。当肖战粉在线上控评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候,有网友发现检察日报3月11日的报纸已经被肖战粉抢购一空,甚至还出现了断货情况。顶流粉丝以一己之力买空检察日报的报纸,怪不得肖战也被网友戏称为“拯救纸媒的男人”。从控评和买报纸来看,肖战粉丝还是十足的顶流粉丝的做派,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肖战的排面必须给足。
检察日报评论肖战的报纸被抢空,网友们对肖战粉丝也开始了新的吐槽,原素材还未用完又添了新素材,看来肖战粉才是网友们吐槽段子的持续输出商。“顶流粉丝购买力”、“纸媒界的新一任传奇”这种调侃也是层出不穷,但在千篇一律的嘲讽声中,有一条网友评论却是另辟蹊径让人笑出了眼泪。粉丝抢空报纸如同之前抢杂志新封的架势,针对粉丝们强大的购买力,该网友也直接吐槽道“可能是屯哥哥的最后一个周边”。
我不反对追星 只是这个国家目前都是这个状况 想想网红 一夜暴富 是我们普通人 努力几辈子都努力不来的 年轻一代 盲目崇拜 绝大多数 不务正业 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 网红 一夜暴富 买豪车住洋房 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 着实让人羡慕 试问哪个国家 是靠娱乐来强国强己的 为了生活 我们有太多的不得已 包括我在内 也曾经幻想自己成为网红 一夜发达 何尝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理想 梦想 有何用 早就或为乌有 我一个三十几岁的人都 避免不了 诱惑 何况 年轻一辈
肖战本人很努力,很认真,也很低调,关于这次事件,只想说,肖战的粉粉们咱要理性追星,不给肖战找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