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可行。首先,好的文章不可能是完成任务式的写作可以写出来的,而是因为作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气呵成的情感表达。死搬硬套,拼拼揍揍而成的文章,有骨无肉,更谈不上让人读后〝热血喷发〞,这样的文章说好听了是〞党八股〞、〞八股文〞,说难听了就是〝套公式的算术题。〞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作品堪称世界魂宝。比如《离骚》、《滕王阁絮》、《讨贼檄文》、《荷塘月色》、唐宋八大家的优秀诗词、四大古典名著、以及当代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些艺术珍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一部作品都饱含了作者的崇高情怀,让后人〝读其作品,犹见其人〞,并从中吸取了精华、陶冶了情操。而今若将语料库用计算机结合大数据进行模拟成〝写作公式〞,让写作者抛弃巧妙灵活的修词手法,抑制作者对事或物的抒情,让天下文章都临摹抽象,形成不折不扣的〝八股文〞,那将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残杀和毁灭,也将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无法想象的恐惧与悲哀。
爱我中华,扬我文明。优秀的、有个性的,积极向上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当代人最美好的精神食粮,也是留给千秋万代中华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采可行,公式不好说。1、词语是对观念的表现方式,而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2、文采既是语言运用的得当丰富优美,更是通过语言精确有趣的反应了客观现实、现象,引起共鸣。语料库自然存存储了大量或全部词汇、句子句型;大数据不断搜集分析语言词汇结合成段成文如何引起逻辑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可以实现计算的文采。同时,所谓公式自然是指简单化的概括,这违背了文采的多样性。或者这么说文采的表现丰富多彩,而公式暗含指不多的几条,显然矛盾,只能说有些反映基本规律的公式,只能是对我们现在对文采认知的更精细化表述。其实,只要能确定计算机能写出有文采的文章,引起人类情感的共鸣即可,何必公式呢,或者说“语料库结合大数据能否写出人类情感共鸣的有文采的文章”这样问更合适,用公式这种说法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有故意混淆计算技术之嫌疑。文章写作套路本来就有,是否能写出文采与计算技术的问题实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