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大概是:1. 生产周期长,成本太高,利润低。2. 储存时间长,储存成本太高,损耗大。
总结下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用户想要的。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办法如下:1.根据销售端的历史大数据来指导生产端,用户喜欢什么就生产什么,用户不喜欢的坚决停止生产或减少生产,亡羊补牢。2. 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来预测用户有可能喜欢什么新的产品,用户可能喜欢的坚决扩大投入,投其所好。
现在做生产加工企业,真的很难。我对坚持做实体的企业是很钦佩的。
简单介绍一下大数据,首先,没有必要迷信,实践的经验或许比大数据更有用。
大数据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目前的应用可以简单分为对未来的预测和对过去的分析两大类。
具体到生产型企业,具体应用可以覆盖原材料采购(未来价格预测,是否涨价,是否要提前采购等等),生产规模安排(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客户定位(预测哪些客户是你的潜在客户,),其他还包括广告推广精准营销等等。但是如果要你自己的企业单独做大数据建模来分析的话,投入会很大。
自己也可以对过去的数据做一些统计,通过一些简单的工具,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也是很靠谱。
“在二十年前,一个互联网公司可能全公司的流量都比不上今天每一个人所创造的数据量。”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每天大量数据的产生在为商业社会催生出新的变化,作为创业者或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该如何去认知客户、维持客户生态、打造亲切的消费体验?
一、“灵活用工”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新的趋势
今天整个中国的经济主体里面,90% 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也就是中小企业今天给中国的经济贡献了非常大的就业和税收问题,但同时这个数字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中小企业今天活得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整个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竞争的控制点发生了变化,第一是从中小企业的组织形态上来看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过去是巩固型的组织,中心化的组织,到了今天随着整个用工的短缺,随着整个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灵活用工已经成为很多中小企业一个非常新的趋势。
所以,如果今天中小企业从组织形态上不能够适应 00 后、90 后快速步入职场,不能适应采用合作伙伴,不能够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那整个组织的灵活性方面以及整个公司经营综合成本方面就是没有优势的。
二、中国的需求已经进入了个性化时代
大数据时代,生产加工企业如何发展
第一:生产过程要大力利用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是关键
第二:要利用大数据,加快企业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聚道跟上时代
大数据对企业的发展是好处多多,毋庸置疑的。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对市场的精度把控,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是一个公司立足于市场的根本。市场调查、战略规划、内部管理等等方面都需要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信息的搜集和信息处理的等能力是大数据尤为擅长的功能,是一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因此企业会主动拥抱大数据,积极理解和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未来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公司的业务提高有效的途径。
我身边有一些传统行业创业的朋友,平时会交流目前市场的趋势。
一、背景
现在市面上推崇的主流新技术,主要是ABCD四种,也就是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服务)和Data(大数据)。
为什么近几年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多?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红利见顶,中国在18年就开始呈现出增长的疲软。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越来越难做。利润=营收-成本,在营收增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提高企业效率,减少人工带来的支出成本和房租成本,变相就成了提高利润的方式。
当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固步自封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不实现废旧产品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和环境都将难以为继。树立绿色发展意识,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树立和落实资源再生战略,建立起主要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是中国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出路。
目前,中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率仅为10%、25%左右,而美国废钢利用率超过50%、日本铝再生利用率超过90%、欧盟铅再生循环利用率超过70%。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要求建设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按照树立资源再生战略的要求,围绕钢、铜、铝、铅等重点原材料,抓好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分门别类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再制造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重要方向
近年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进步,工业增加值规模已超过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也超过20%。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余种的产量位居全球领先(见表1)。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机电产品保有量迅速攀升。
历经多年累积,中国已经步入了机电产品报废高峰期。“十一五”期间,中国内燃机累计总产量达3亿台。当前,机床保有量达800万台、工程机械650万台、汽车达1.7亿辆以上。目前全国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60%,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年报废汽车约500万辆,报废电脑、电视机、电冰箱1600万台,报废手机2000万部,每年产生约8亿吨固体废物。预计到2020年,工程机械、报废汽车总量分别达到120万辆、1200万~1600万辆。目前,中国还没有为大量工业机电产品、汽车、电子电器产品报废做好准备,报废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合理再生利用,为此,发展再制造业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