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年报出来了,市场规模破万亿,活跃用户5.8亿,很酷。黄峥又给股东写信,吸足眼球,引发人们对拼多多、天猫、京东三大电商如何应对的猜想。从四个维度探讨一下:
一、购物体验。淘宝、天猫是元老,购物体验一直努力中,消费者网购习惯是阿里巴巴、支付宝培养起来的。京东是物流自己做,以快搏天下,口碑不错。拼多多是后来者,争议不断,从自己购油烟机、煤气灶、苹果、蕃薯等体验看,还是很好的。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性价比永远摆在第一位,这也解释了拼多多为什么会快速成长的原因。
二、 股权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天猫是合伙人制,马云第一代创始人,用很小的股权比例,控制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堪称经典。张勇第二代及团队成员蒋凡等,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下的现代企业制度,仍需要探索,还有未知数。京东刘强东股权比例同样不高,但投票权牢牢掌控,京东除了利润按股权比例分,除此之外相当于是刘强东的公司。经过京东风波后,创始人潜心管理企业,成效巨大。拼多多,黄峥43.3%股权比例,88.4%的投票权,在互联网巨头企业中是罕见的,创始人年轻又有创新,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成长阶段。三大电商巨头时间都不长,比较一下,天猫是老大哥,是长者,京东是青年,拼多多则是少年起步。显然少年最具梦想,青年最具活力,长者容易经验成为负资产。任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成长轨迹。
四、科技支撑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科技支撑最好的应该是天猫,后台是阿里巴巴,菜鸟物流、阿里云、支付宝、蚂蚁金服,庞大的阿里巴巴都会支持天猫。而发展战略,网购成为阿里巴巴的一部分,是子公司,天猫、淘宝以网购为核心发展。京东是母公司,从电商向外拓展,京东物流、京东科技、京东白条不断开拓新市场。拼多多,电商是大本营,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脱贫攻坚战,最后夺取全面胜利。
天猫、京东、拼多多三大电商的有效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供应端研究,天猫和京东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提高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才不会被超越,这就是应对之策。拼多多是后来者,更好的服务,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多的创新,是取得市场份额的关键。三巨头有效竞争,打破了电商寡头垄断。从需求端分析。充分的市场竞争,获得最佳的消费体验,这是消费者权利。
唯有竞争才是应对之策,你的观点呢?
一直争议不断的拼多多:
淘宝、京东的商业模式我们都非常清晰,但是对于拼多多商业模式一直争议不断。有人对段永平说,现在有美元就买拼多多,没美元就买茅台,然后感谢了段永平。但段永平是这样回复他的:“我从来没推荐过买拼多多。看懂拼多多商业模式不容易,我目前也没懂。”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经自称是段永平的徒弟,但如今连段永平都看不懂黄峥的创业项目了,真是有趣,更值得去研究!拼多多商业模式探讨;
拼多多对京东的悄悄逆袭,为什么刘强东没有发现拼多多的模式,而放任拼多多迅速做大 ?拼多多多黄峥他嗅到了京东的短板,而专门设计出一套更有效率的体系模式来吊打京东,而京东却无还手之力。拼多多的商业本质逻辑是先形成需求端的规模化订单需求,掌握需求定价权;再倒逼规模化的生产端的成本下降,出厂价自然下降,消费者自然能享受到便宜;这就是平常我们都理解的“买多了就给便宜点”的生意逻辑。拼多多就是集合起大量用户的需求,形成一个团购订单包;去刺激供应端,产生规模化效益,最终实现客户能够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供应端通过规模化也能得到合理的利润;整个交易模式就是规模生产到规模交易,提高整个链条的效率和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比传统的沃尔玛或者京东、天猫;
通常是我们先采购回来货物,然后通过自己的精细化运营,将商品卖出;京东或者沃尔玛的大数据需求分析系统已经非常厉害的去预估整个的消费需求。但是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点:①本质上作为中间商,沃尔玛或者京东采购依然还是依据预估的需求进行采购,这样他们的采购一定不能达到最大化的规模效益;②从客户角度来说,平台商的采购成本不能最小化,这就决定了消费者承担的销售价格也不是最低价值;当然这不是说,平台商赚取了额外的超高利润;这是他的采购模式决定了平台商拿到的价格就不全是规模化效益下的价格,根源出在这里。③作为沃尔玛或京东的供应商,其实很难受,一方面要承担平台商不断的往下压薄价格,但是又不能保证规模化的订单,承担着需求变化而传导过来的市场波动风险;经过这样的思考,我就很容易理解拼多多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就是集合化的需求订单,为了达成这个战略目标,率先采用拼团订单模式, 同时借助微信端免费的最大的数据流量,很快就走通了这个商业模式。
对比京东、淘宝
回过头来看京东,看京东财报,京东待支付货款吓人,看出京东在盈利能力上的欠缺,而不得不占用供应商的现金流。刘强东自恃拥有物流的强大客户体验保障,但是在盈利能力构建上,京东要走的路还很长,要走出沃尔沃的影子,毕竟京东的规模比沃尔玛还差好几个档,更重要的是京东面临的竞争格局远比沃尔玛称霸全球时的复杂困难多得多。
淘宝系本质上还是在信息撮合效率,通过建立线上、线上全方位的客户数据系统,通过大数据来提高商家与用户的匹配效率,这是淘宝系一直以来的战略定位,所以在商业模式上与拼多多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比此次疫情中几大平台的发力动作,就能反映出三家公司的本质区别:
昨日,拼多多发布2019年年报,拼多多实现成交额10066亿元,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852亿,实现年营收301.4亿元。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台年活跃商家数超过510万,较上年同期的360万增长41.7%。
根据用户数等核心数据,创立4年半的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那么问题来了,短短4年的拼多多,为何能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拼多多联手腾讯?
拼多多早期是依靠腾讯的微信起家,随后又获得了腾讯的投资。要知道,这些年腾讯公司的投资很成功,但凡获得腾讯投资的公司,几乎都赢得了不错的发展。
而且腾讯最近又向拼多多追加了5000万投资,进一步提升了腾讯在拼多多的股份。
怎么说呢,就用户的角度看,拼多多发展起来是好事,不管它当下有多少不足,总会是越来越规范越完善的,一个行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有进步,而不是产生垄断!个人感觉拼多多对京东影响应该不是很大,京东主要是自营卖家电3C类的体量大也是主要收入来源,而且京东售后服务好,快递也规范,这些都是优势。至于淘宝就基本凉了,内外交困!我是没战略眼光,看不懂马云跟班做出的聚划算,特价等等之类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本来把绝大部分流量给天猫就已经是杀鸡取卵了,真正的淘宝店基本已经凉了哪怕是十几年的老店!就这样还搞什么聚划算特价版,聚划算里面全是大商家在玩,人家亏得起前期,淘宝主要的中小商家玩个屁,所以,淘宝凉了,被猪队友杀的,天猫好一些,但是,总裁跟头部商家瞎搞到妻离子散的地步,这个社会性质非常严重,已经让网民质疑阿里系质疑马云的三观以及一直来他们所标榜的正面 积极的那种态度,尤其是操控舆论,触及红线了,马云及其高层没有当机立断一味装聋作哑只是控制网上言论,这件事影响将是持续性的,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肤浅看法,有不对的恳请批评指正。
淘宝现在真没有流量,除给天猫流量,但现在许多天猫也跑路,淘宝对买家太纵容,还有差评天猫没有,谁做淘宝谁完蛋。价格又比拼多多贵,淘宝搞一个特价版针对拼多多,但他死不开放给小卖家换汤不换药,没有小买家淘宝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两个都开,我觉得淘宝太坑人各种套路收费比拼多多还坑。买家动不动差评威胁,这种还能开下去店铺估计只有天猫,马云自己开个淘宝试试百分百挣不到钱。这个就是欺诈客户,不发货还投诉我。我打算关闭淘宝店铺。
拼多多现在已经是国内的第二大电商。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迟早会超过淘宝的。
因为拼多多的一件包邮,低价政策,现金补贴,都恰好打中了淘宝的软肋。
淘宝为了和京东竞争,把流量倾斜到了天猫,虽然钳制了京东。但也把大众低价消费这块领域拱手让给了拼多多。
现在这个局不好破,京东的定位一向如此,除非它另外开拓一个低价的领域。但,难度很大,现在还没有看到京东的任何举动。
因为淘宝已经由当初的屠龙少年变成恶龙了,费用太高,商家花钱太多,商品就会打折扣。
现在基本不在淘宝买东西了,主要是拼多多和头条抖音上,不得不说,抖音助力武汉很多副市长副县长推荐的商品非常良心,可能是抖音也没拿提点,政府官员背书推荐的东西质量审核严一点,买的多个商品质量都吊打淘宝!
本来以为淘宝一家独大奠定了江湖格局,才不到一年已经危机四伏。
淘宝忘了初心。
当一个如日中天的企业你感觉有问题时候,往往问题已经很大积重难返了,几年内快速崩塌也不是不可能。
坚持到最后才是王者,拼多多数据很多都是假的,而且模式也有问题,靠底价,靠补贴不会长久,长期还是看好淘宝天猫。中国太多昙花一现的电商公司,例如之前的蘑菇街,聚美优品等等,到时都很厉害,但是谁又能坚持下去呢?
据最新数据显示,拼多多一季度的用户月度活跃量超过淘宝,这家2015年才成立的公司增长速度之迅速,连淘宝自己都没能反应过来,当初不屑一顾的拼多多已经成长为中国电商的第三大巨头。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想找到应对之策,首先要明白拼多多为什么成长得那么快?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社交+电商。众所周知,阿里和腾讯是两个派系,分别代表社交和电商,而拼多多则是横跨社交(腾讯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东)和电商,能够将腾讯的用户流量转化为电商中的消费者,这就像是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功力大增:我不仅有流量入口,还有流量变现的出口。
拼多多“拼购”的模式在微信将近10亿月活用户流量的加持下,19年底GMV破万亿大关。虽然成交总额不到京东的一半,也仅为阿里的1/6,但是从5.85亿到10亿还有一半的增长空间!
因此,拼多多恐怖增速的背后,离不开腾讯在流量上的扶持。
质量长存,还得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