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刚写完了一篇论文。
中国知网应该是常见的搜索学术论文的网站,其实还有万方、谷歌学术和维普。中国知网网址:http://www.cnki.net/;万方网址:http://www.wanfangdata.com.cn/index.html;谷歌学术网址:https://scholar.google.com/;维普网址:http://www.cqvip.com/。
我在写论文的时候,基本上只使用了知网,因为登录学校的账号,可以直接浏览并下载知网的各种论文。知网收录了各个学科各个知名期刊的论文,并且分类明显,搜索方式多样,适合浅度和深度搜索,同时也可以模糊搜索,这样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而谷歌学术我没有用过,不可妄自揣度。但是我觉得在现实中,其实没有必要二选一,因为既然有很多的论文查找网站,为何不都选,这样论文的覆盖率也会更高,查找范围更广。
感谢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
题主的假设不算合理,现实中没必要二选一。之前学术成果抢发在国际期刊是不少学者的目标,如职称评定、项目结题等都需要SCI论文(理工科)。不过,小西近2年感觉到明显变化,一级学科公认的国内高水平期刊慢慢热起来,不少项目申请书的已发表文章中也会建议/要求1-2篇中文核心。
"知网"是全文数据库,类似于计算机领域的IEEE Xplore数据库,而SCI、EI是索引,"谷歌学术"则是搜索引擎,相对来说不是一个类型。如果说的不是太清晰,你可以将"谷歌学术"看作是国外的"百度学术",你搜索某个关键词时弹出的文章有不止一个来源/版本,其中大部分都是收费的。若是你的学校没有购买这些数据库,常用的英文文献下载方法就是"谷歌学术"搜索+"Sci-hub"下载。
最后,关于"杨修"的博士学位问题,小西无法下定论,其实这就是娱乐圈和博士圈的碰撞,对明星来说"博士学位"就是一个流量/人设,普通的博士来说就是饭碗和肯定。作为吃瓜群众,不好下结论,毕竟之前我也只支持"杨修"的,期待后续吧...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我在高校教书已37年了,从刚入职的新教师到老教师(算是资深教授),除了自己发表过百篇论文,还指导211高校的硕士生。可以说,《中国知网》是国内所有知识分子都是会首选的研究资料检索库。且《中国知网》的资料分类检索也十分方便!
知网能在互联网上这么火爆,这可离不开翟博士的功劳啊。那一句“知网是什么,什么是知网”的两连问,堪比人生三大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好了,不开玩笑了。我当时写论文时候确实是知网用的最多,原因还是在于学校的账号可以下载论文阅读。这对我来说,确实是好用很多。
而谷歌学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用过,我使用还挺多的,当然为了方便,很多情况下会使用百度学术。不是我个人有什么崇洋媚外的情绪啊,谷歌搜索确实挺好用的。收录的文章量大和词条匹配度高,确实好用。
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我都是一块儿用的,这种小孩子才做的选择题,我这个大人是不会做的。毕竟能有更多的选择,自然是都使用一下了,怎么可能会二选一。况且知网是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搜索到也是要跳转的,至于这其中跳转的技术我不太了解。
要不是因为翟天临喜欢卖人设、动不动就在节目中秀秀自己的北电博士学历、冷不丁就在微博上晒一下自己的北大博士后offer,估计知网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翟天临“爱秀”害苦了导师、院长,坑坏了北京电影学院,顺便还连累了百年名校北京大学
对于公众人物来说,我一直都说千万别动不动就弄个人设,得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有什么样的成绩自己低调点不好吗,至少别人偶尔谈起,自己也确实看上去高人一等。
不过翟天临这孩子“爱秀”啊,不管上什么电视节目、在什么场合下接受媒体采访,一定要秀一波自己的北电博士学历,微博上还要秀一波自己拿到的北大博士后offer,这哥们说自己数学考了19分依然过了一本线,说自己文综小三门接近满分。说实话,既然文综这么好,也算是一个有才之人,真是彻底毁掉了自己的好形象,简直是可惜。
还有就是我想问各位艺考生:艺术生也有一本线的说法吗?当然这个我不是特别了解,因为我们家都是清一色的理工科。
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我也知道理综考280都不算特别难,但是文综能上250已然是高手,文综接近满分我真的是觉得很诧异。于是公众就不乐意了,既然你出招了那么就别怪哥几个手下不留情。
参加职评必须要有论文发表,论文发表后需知网查询,只要在知网上能查阅到,不存在抄袭,就能通过鉴定。上行下效,因此,论文写作大家首选知网。
为何要二选一呢?
其实有很多好的学术资源平台
比如:这个就很好,不仅有知网、维普、万方,还有国外的很多数据库资源。
更关键的是可以一站式检索。
一站式检索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去重!
好好在娱乐圈混得了,非往学术圈里挤,还那么高调。毕竟学术圈再次也比娱乐圈层次要高,没有两把硬刷子,别往这挤。
这个问题很业余,知网是数据库,谷歌学术是搜索引擎,不具有可比性。
即使你用搜索引擎检索出来结果,也需要通过数据库下载。
因为坐长途车,所以有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看法。看了精华的,发现大家其实都没说到重点,看来国内水货还是大批的,为了给大家指个明路,这下这段。
先发美女希望大家能看我唠叨完
先说一下,我为啥一直用Google全家桶。日常从事编程的工作,主要从事系统分析,瓶颈分析。日常工作就主要依靠Google search, stack overflow活着。百度的东西可能有1%的机会用,主要是在进去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实在看不懂一些英文术语去看看国内的科普帖子,其他时候百度能给的帮忙基本就是零。虽然看纯英文的技术文档比中文慢很多,但是中文的文章很少有写的跟靠谱的,所以长期养成了看英文的习惯。
我的工作领域涉及从软件到芯片,到硬件,到芯片设计的多个交叉的领域,老外一般称之为system analysis 或者dynamic tracing,国内的公司很少有机会做到这么的深入,所以我的同行几乎也都搞不懂我们在做啥。所以我也找不到老师,只能靠自己死磕了,Google scholar就可以当这个老师。这里有个误区,它并非仅仅是一个搜索引擎,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跟随大牛。也就是说当你找到了一个本领域的牛人之后,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个牛人,就可以得到他近期关注的论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论文查看需要付费,我们公司有账号,畅通无阻,自己花钱也并不贵免费100刀左右。
举例说明我如何使用Google scholar。当我进去一个新的领域,先通过关键字索引一下相关的论文或者牛人,然后突击看几篇,也就有了大概得了解,让后关注几个牛人,之后就不需要自己搜索了,可以自动的看到大牛每周的热点文章。之前关注了一个Intel的大牛,确实收货不小。用不了一年时间,基本上已经可以赶上这个领域前沿的水准。
总结一下,学术和技术领域只能依靠Google全家桶,百度还是需要比较长的路要走,毕竟中文的技术资料靠谱的太少了。即便是翻译版本的资料也不去看原版的,因为技术术语未来还是要靠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