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很多。供求关系。数量不够时肯定得选择进口。价格优势。外交需求。等等一系列因素。
载树收入高,所以农田载树了,粮食不值钱,慌芜了,工业用粮食,人要吃饭,不进口唉饿了。
我国人口据世界首位,耕地十八亿亩。以前我们自产的粮食基本够用,那时的生活水平有限,作为肉、蛋、鱼、奶等副食品很少,年人口平均粮食是500一600斤。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人口平均粮食在300一400斤,减少了粮食的用量,大大提高了肉、蛋、鱼、奶等副食品的用量。这个事情就明显了,这么庞大数量的副食品得需要多少粮食?这样我们自产的粮食就不足了,需要进口粮食来弥补。同时也改变了种粮的总体结构,豆类、玉米类等能做饲料的大面积增加,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减少,口粮相对减少,这就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和可做饲料的粮食。
我也是这样想。
很高兴你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大问题,是国家大战略。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就靠自已产的粮食也只能填饱人地肚子,没有大地自然灾害,吃饱饭没问题,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地要求不只是吃饱,还要有丰富的付食品,这就要有很多粮食才行,
现在我们的国家迅猛发展,在世界上来说这都是中国速度,各行各业都在促飞猛进,我们的养殖业更是规模巨大,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有我们这样的规模。
我国是消费大国,养殖业这么庞大还是不够国内用,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粮食,这就需要进口大量地粮食来填补空缺,这就是国家大战略,老百姓常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一个国家和一个小家,道理都是一样的。
这很正常,封闭经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经济力毕竟有限,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才能提升自身经济能力与水平,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才能壮大经济实力,为此,你不能单叫人家买你东西,那还有谁愿意和你做生意?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不仅是互通有无,有时候也得为建立持久关系确保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及其延展性做出必要的承诺,一锤子买卖不会长久,也不可能做大经营或经济。
中国粮食.大约四成食用.四成做饲料.二成工业用和粮食储备,缺的是饲料用大豆,每年一亿顿.国内产能二千万吨,进口八千万到九千万吨。适宜种植大豆的土地在东北 内蒙古 亩产250公斤左右.产量低.种植风险大.大豆补贴已经是每亩250多.仍然提不起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俄罗斯远东非转基因大豆运到国内比国内每吨便宜1000多.美国和阿根廷大豆就更便宜。
一亿顿大豆自己种需要四亿亩土地.加上土地休耕需要至少五亿亩以上.有没有那么多土地.农民愿不愿意种!都是问题。
粮食存在(大豆类)结构性短缺,进口是为了解决人民吃肉的需要。小麦进口是因为我国高筋面粉的需求,玉米 大米可能是便宜吧!不过除了大豆以外.其他粮食进口量很少.而且也有出口.算是互通有无吧。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有名的粮食生产大国,在古代中国我们常常自诩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富有四海,中华之物力绝对可以自给自足,虽然这句话有不少夸张的成分,但是中国粮食生产自给自足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再加上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中国的粮食产量更是一年比一年的飞跃,截至2016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的粮食总产量已经到达了61623.9万吨(12324.8 亿斤),这个数据也足够让我们骄傲的了,虽然我们是粮食生产的大国,但我们似乎也有着很多奇怪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的农民种地一直赚不到钱,然而我们的粮食进口却越来厉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盘中餐,粮食问题。
一、奇怪的农业困局
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农业国,虽然我们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但终究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依然有着高达6亿的农村人口,对于大多数农村人口来说,除去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数人都还是从事着自己老祖宗几千年传承的手艺:种地。但是,中国的农民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就是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大家想要依靠种地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瀚哥家中也有很多的亲戚留在农村,每次回老家几乎必然会谈及的一个问题就是种地,父辈每次回家第一个问题都会问今年的天气如何?粮食的收成怎么样?在大多数时候,由于优良的种子,大型的农业机械化,粮食丰收已经成为了这些年经常听到的话题。
在我们为农业丰收感到欣慰的时候,往往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这就是老家的亲戚总会说,丰收是丰收了,但是现在种地越来越难以赚到钱了,往往是好不容易把种来的粮食卖出去,结果一卖出去才发现,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情况下,除去农药、种子、化肥,还有请人播种、收割等的机械费之后,经常是一亩地赚不到一点钱,如果再碰到年景不好,甚至种地不仅不赚钱还经常亏钱。于是,老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土地,迫不得已走上了去城市打工的道路。一开头瀚哥还以为这个是我自己老家的特殊情况,然而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关注到农村种地不赚钱的问题了,瀚哥才意识到这个可能不是一个地方的特殊情况,可能是不少地方的共性问题。在我们考虑种地不赚钱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中国却在大量进口粮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7年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2015年的94%下降到了2017年的86%甚至有着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其中,中国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而大豆需求更是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激增,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和消费国。
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极为奇怪的悖论,一方面中国的农产品几乎每年都是丰收,农民的收入不断下降,完全是一副谷贱伤农的架势,另一方面,中国却出现了农产品的不足,需要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这简直是一种奇怪的天方夜谭,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农民伯伯的一重要问题,
我是50后我种了30亩地,除去投资所剩无几。一直想不通。
看手机说金龙鱼食用油,不是我国生产的,是外国人的,为了利益,谁便宜他买谁的。这样的企业不知有多少,他们那管你中国老百姓,老农民。
你好!我昨天了一个关于粮食的问题,答案被评为优质。作为农业大国粮食为什么要进口?先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
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4千公顷(174095万亩),比2018年减少975千公顷(1462万亩),下降0.8%。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7847千公顷(146771万亩),比2018年减少1824千公顷(2736万亩),下降1.8%。
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555万亩,比2017年减少1428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13158亿斤),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74亿斤)。
2019年比2018年少了1462万亩耕地。
2018年比2017年少了1428万亩耕地。
先分析到这里,应该明白了种粮的耕地每年都是在逐渐减少,导致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粮食价格太低,导致很多农民种树,种药,外出打工或者在家搞起了养殖业,戏剧性的话题来了,你都不种粮了你拿什么搞养殖?
中国养殖业也需大量的粮食,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进口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