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我们的国土面积,现在14亿人的人口总量,我们的人口并不少,也许老年人的比例变高了,劳动人口总量减少,社会负担会加重,但短期看,并不会造成挑战。
因为现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已经完成了转型,比如种地用机器,工厂有机器人,所以说,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问题完全可以由技术来弥补。
至于社会负担的问题,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不能创造社会价值,只是消费者,好像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以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水平,也完全可以承担这笔费用。
因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中,养老金投资也至少可以同比增长,所以我们看到养老金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态势,这就说明我们的养老资源是良性的。
再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看,现在的核心竞争力有3个,一个是政治稳定,一个是国际地位,一个是科技水平,这三方面我们都有优势。
中华民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我们随时可以迎接任何挑战。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人口挑战,对于人口问题,我们不必过度拔高,也不能忽视人口问题,是所有国家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只不过对于发展中国家贫苦国家来说人口是太多了,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人口是太少了。
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随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女性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出生率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影响,都有例子,一个初中毕业的女生,如果不读书就嫁人的话,那么大概率他在18岁之前可能就会生育孩子,他的生育子女数量也很有可能会达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而往往一个大学毕业的女生,她的生育年龄至少会在25岁左右,而如果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话,那可能就会在30岁,而30岁之后的女生基本上生育的孩子不会超过一个。
那么其实有一个悖论就是想要多生孩子就必须少读书,而反过来如果多读书提高国民的素质的话,那么孩子一定是会变少的,所以这就是一个取舍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如果不能够追求人口数量的话,一定要努力提高人口质量,即使在当今社会,一个劳动力所能够创造的财富比二三十年前的10个劳动力可能都要多。
但是必须看到,如果人口持续减少,这个社会的活力一定是下降的,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也一定是在下降,所以说人口还是要保持一定数量的人口最好,还是要正增长的负增长,没有什么未来,所以我认为每个家庭最理想的生育子女数量是在三个。之所以现在很多人不愿意生,是因为有后顾之忧,另外我认为心理方面也有一点问题,一方面是贪图享受,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网络宣传,觉得子女的教育一定要是最好的,这其实就是教育机构的广告营销。
所谓穷人没有资格生孩子,这就是个伪命题,因为相比于成百上千亿的大富豪们,谁不是个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