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更加相信网络平台,很多出行或者购物都是在网上进行浏览订购,然而经过第一次“尝鲜”后,慢慢地会发现新老客户的订购价格有着明显区别,久而久之网络上便流传了“大数据杀熟”的话题。
通过近期315协会的有效调查问卷,归纳出主要的大数据杀熟的途经是在线旅游、网络购物、网络外卖、网络购票、网络约车等网络消费行为,利用“新”客户和“老”客户,抽查在同一时间进行同一平台的消费,发现价格出现明显的区别。比如订购同一外卖,新客户免运费还有第一次购买立减10元,老客户不仅要付运费还没有任何优惠,老客户的“优惠活动”往往可能只是打折运费而已,这种情况在这次调查中有88.32%的消费者都是心知肚明的,只当是“尝鲜”了便不再理会“新”客户所享受的优惠。
最明显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是出现在旅游和打车类消费平台,然而数据中显示只有不到30%的人选择投诉,多数人都是自认倒霉。其实人们都还是有一个“便宜”的心理,之所以互联网购物能够快速发展,也是因为“快捷”和“便宜”的优势,一旦顾客回头比较价格后,发现之前买的价格降价了都会有一定的失落感,特别是这种同一时间统一平台出现的“杀熟”,很容易让客户失去信任。
现阶段APP平台上消费,由于套餐不同、时间点不同、平台之间的区别等等原因,导致了消费者取证很难,再加上对方平台客服的软磨硬泡,导致维权难上加难,目前也没有十分明确的“大数据杀熟”电商法条款规定。不过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货比三家,并做好价格图片的取证,以及聊天记录的截图,一旦发现“杀熟”现象,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争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既然人类创造了大数据,那就必然有一代人的牺牲才能使其完善准确的提供人们想要的。"无关隐私",就像一棵树扎进了泥土里生长,你能说地表之下的泥土暴露了隐私吗?我们既是刀俎也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