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是物资匮乏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孱弱期的无奈之举。
因为工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产出严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才不得不按计划生产,统购统销,发票证限量供给。
所以说农村在计划经济中,负责城市人口的粮棉供应,将不堪重负,大多数人不会再回到过去计划经济的农村!
只有思想极其头脑单纯朴素,或懒人才原回去过那种受各种限制,不自由又贫穷的生活。那时国家定行计划经济,是在当时历史特定环境而实施的相应政策。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思想解放了,现在又过上比较自由又较富裕生话,至少都吃得饱穿得暖,谁又肯回去过那种生活?一些喊得凶又爱歌颂纯粹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恐怕更不适应那种日子?他们的过度歌颂主要是用于贬低现在而予。实际上谁愿回去?
历史不会倒退,不会倒退到计划经济时代。即使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我也不会回农村。
原因是计划经济下的农村吃的是“大锅饭”,效率低下,收入微薄,吃不饱,穿不暖,无处施展才华……实在没有吸引力。
特别是现在过上幸福生活的我,更不愿意回到那个时代过那种农村生活。
回农村其实是非常好的,说句心里话我确实不喜欢城市,更喜欢农村的广阔天地和农家院落。如果能够回到农村,进行农业生产,我会是第一个报名的。回农村的方式不一定就必须走计划经济的路子,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以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三级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后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把这个三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没有彻底打破,只是把土地的耕种主体的支配者改变了,农民从此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其在很多事务上还是要接受行政村和乡镇的管理,只是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现在回农村,有可耕种的土地、有可居住的宅基地,那么不论采取那种方式,只要能够进行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参加农业劳动可以过上比较清闲的农家生活,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认为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叫计划经济?然后才可以确定该怎么做?
提主所指的计划经济应该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亦一切生产资料、社会财富为国家、人民所有。
由国家机器按照国之所需计划生产,避免市场冲击和浪费,避免商品因私利蒙哄抬价。
如果用全球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对未来设想,不存在国家之间的利益争斗,那么未来地球人类的生存目标、就必然是全球人类计划经济生产体制、全球按需分配的社会。
当然目前处于国与国分裂纷乱的时代,一个国家要实现计划经济是较艰难的,因为要应对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变化。
回去可以考虑,但是最好不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要回就回到前计划经济时代,也就是以前的小农经济时代,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气,不需要大贵大富,只要温饱不成问题,而且民风比较纯朴,田园生活也不错。
不过,目前的农村,即使是经济状况还不错的地方,也不值得向往!因为村民普遍很俗气,麻将成风,攀比成风,比收入比小车比房子,而且春天的田野飘来的农药的刺鼻气味,而不是泥土的芳香,而且很多地方地方都是光棍在游荡,再也看不到“村里的小芳”,“小芳”们都进城打工了,这样的乡村有什么意思!
很多人把计划经济看成猛兽,似乎只要实施计划经济,就是吃大锅饭,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社会一蹶不振。实施计划经济,一要设计师有通揽大局的境界和水平。二要各阶层精英要有大局意识和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三要基层群众要有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实施高质量的计划经济难度非常大。如果实施计划经济,农村居民不一定非要当农民,他也可以成为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农村将实施农场化,一部分农村居民将成为农场的职工。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农业能手,会农村,去农场工作将会大有作为。其他一些人可以去从事其他工作。计划经济不是教条主义,计划经济不是计划后就一成不变的。
计划经济是全民分配的经济,任何事情没有计划,社会一定发生变化,所以计划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人倡导打破计划经济,必将引起经济的混乱,使百姓生活引入水火之中,所以计划经济是每一个国家发展的准则,如果进入计划经济,我会尽我所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一个螺丝钉。
我坚决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因为计划经济时代我买不起住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失业乞讨太可怕了。
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社会主义不完全是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如果实行倒退,不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经济趋势。不符合中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对外开放的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