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营销的场景一定是沉浸式,千人千面,实时互动性,而这些都是需要基于底层大数据,采集汇总的每个客户行为全量数据,分析出来的客户需求特征,从而触发系统对于匹配的营销活动进行实时推送。
而要做好精准营销,就必须有客户全量的数据,并分析出结果,同时打上标签及分库,实时监控每个客户不同的需求,并在系统配置好各类营销活动方案,设置好触发条件,系统就会自动根据实时监测到的客户需求特征,自动匹配发送个性化营销,必然带来客户转化率直线提高。但距离这一步商业应用,还需要几年时间。
对于没有自己技术和数据渠道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并不是。大数据算法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bat等巨头的大数据算法对于现在的营销来说绰绰有余。拿百度竞价举例,百度公司完全有能力根据你的产品推送给相当精准的人群,大大提升你的营销精准度。但它并不会这样做,精准客户的总量有限,你的同行又那么多,它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准客户推给了你而不给别人推。这是一场博弈,在精准和不精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所有参与进来的营销推广能起到一定作用,又不至于一下子把客户全给你了,让你不断的往里砸钱,他们才能不断的有收入。
同样的,以后的借助大数据公司的服务,他们也并不是只服务你一家,这些因素都是会权衡进去的。
我们公司就是做大数据营销服务的,目前正是市场开拓期,需要口碑和宣传。(就像10年前后的百度竞价一样,用户较少,推送的都是精准客户,很多个人都能通过一页单页月入十万以上。)近一两年我们是以服务为上,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质量。
大数据势不可挡
这里我分享三个真实案例:
第一个案例发生在一家超市里面,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尿布与啤酒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商品居然摆在一起。但这一奇怪的举措居然使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大幅增加了。这可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直被商家所津津乐道的发生在美国沃尔玛连锁超市的真实案例。原来,美国的妇女通常在家照顾孩子,所以她们经常会嘱咐丈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为孩子买尿布,而丈夫在买尿布的同时又会顺手购买自己爱喝的啤酒。这个发现让商家决定将啤酒与尿布摆放在一起,结果带来了两者销售量的剧增。
第二个案例发生在淘宝:有数据显示,每一天上网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中午12点之后和晚上的12点之前。研究人员发现,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现代人普遍睡觉前都会有上网的习惯,于是有些淘宝商家就利用消费者这种“强迫症”在晚上12点进行促销秒杀活动,带动销量的倍增。
第三个案例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按照惯例,我们普通市民想要乘坐公共巴士,就必须到指定的巴士站被动的等待,有时候遇到路上塞车,等上个把小时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现在通过数据信息化手段可以直接进行客源组织,为处于相同区域、相同出行时间、具有相同出行需求的人群量身定做公共交通服务,并享受”一人一座“的定制服务,着实为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
数据只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参照,我从05年开始,在互联网广告,用户社区,游戏这几块,都做过数据分析。
而营销,我反而认为是末势,未来应该是用户消费服务。
没有任何一个游戏是用户需要的,但是却会吸引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