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痛批大数据杀熟!什么是大数据杀熟?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1

给你打个比喻你就明白了。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在追求这个女 生时,各种关心,各种哄开心,各种买礼物。追到手成为男女朋友时,就要比追到前要差一下,万一以后结婚了生小孩 ,那又要差很多,到时就是女的在家做家务带小孩 。大数据杀熟就是没有框住你前,各种补贴各种优惠,让你爽到底。框住你以后,就开始各种套路你了

2

大数据现在不光是杀熟的事了,你以为只是你经常打网约车、买机票、订酒店什么的,价钱就比别人高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止这些!

还监视我们的位置甚至监听我们的声音呢!这一点可是亲身体会的啊,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聊到了洗碗机,然后我在某购物APP上面种水果(每天浇水,成熟了给你一小箱水果),点进去就发现主页下面推荐的第一个就是洗碗机!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注意过这个东西,甚至是厨房相关的东西我都基本没看过。因为我虽然结婚成家了,但是基本都是在我妈那边蹭饭,自己在家吃的时候有时候糊弄一口,有时候订个外卖或者干脆下个馆子,很少开火。

所以我也就没在任何购物APP上面买过跟厨房有关的东西,但是那天一下子就给惊呆了!只是朋友聊天之间提到了而已,我保证手机从来没打过这“洗碗机”几个字!

3

“不关我事”,滴滴、携程、淘宝、京东、美团、饿了么等齐声说道。

4

“大数据杀熟”无孔不入,可以这么说,只要你使用的是智能手机、只要你在线上消费,那么一定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不信我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

早在2018年的时候,一天我和朋友在我家中小聚后外出,我们使用同一个打车APP在同一个地点定位同一个目的地,选择的乘坐车型也一模一样,他手机显示出的定价是32元,而我是36元。为什么?因为我经常打车来往两地,在APP的定义里,我被定义为“熟客”,吃定我了。

还有一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是别人做过实验的,用4部手机定同一家酒店的同一间客房,4部手机中有两部显示的价格是699元,另外两部手机中一部显示价格是661元、一部显示720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显示720元的哪部手机是最高档最贵的手机,显示661元的那部手机是最便宜的智能机。你能说这是巧合吗?平台有意无意地向消费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使用高档手机的都是有钱人,价格定贵一点”!

这种“杀熟”的现象并不稀奇,或者高价把产品卖给老用户,或者对手机价格进行分析,对使用高档手机的“有钱人”进行高定价。央视就曾经报道过,在同一家购物平台的同一家店铺,两个不同的账号买同一件商品,注册12年的、经常购物消费的那个账号比刚注册没多久的普通账号多花25块钱,这就是“看人定价”。而企业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新用户的粘性,慢慢养成老客户后再杀熟,一波一波的割韭菜,谁都避免不了。

5

大数据杀熟就是利用大数据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判断用户的爱好、消费习惯、地理位置,并且进行歧视性定价。

根据央视报道,大数据杀熟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根据不同设备进行差别定价,比如,针对苹果手机与安卓手机的用户消费同一件商品的价格就不同;

一种是根据用户消费时所处的不同场所定价,比如,对距离商场远的用户制定的价格更高;

一种是根据用户的消费频率差异定价,比如,消费频率越高的用户,平台认为他们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就越强。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曾对过往案例进行过分析复盘,发现常被大数据“收割”的人群,一般是三类目标用户。

6

朋友在平台工作多年,他告诉我大数据杀熟其实是一种精准营销行为,几乎所有用户都被杀熟过。

去年由于特殊原因,为了保证安全,所以我出去上班就没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是选择搭乘顺风车出行。所以我便成为了某平台的常客,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打顺风车,而系统也记住了我的默认出发点与终点,让我每次打车都十分顺利,当时我还觉得这个系统很不错,相当人性化。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出去应酬,喝的有点多了,回到家里,困意涌来,而手机又没有电了,于是我便告诉妻子,让他帮我打上一个第2天的顺风车。到了第2天晚上,我回到家里,妻子对我说,让我抓紧时间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打一次顺风车要31元,太贵了。

7

央视新闻痛批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

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消费者剩余的行为。

虽然社会上对于大数据杀熟是对是错的争论有正面也有负面,尤其是在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杀熟也不是什么坏事,杀熟了,商家就以较低的价格为“生人”提供产品或服务,增进了社会福利。但我个人更加同意骆教授(复旦大学EMBA教授)给出的判定大数据杀熟对错的观点。骆教授认为:“判断杀熟是否非法关键是看商家在“杀熟”的时候,是不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故意隐藏了价格信息,让熟客在信息严重缺失的条件下做出“自以为是”的决策。”这种隐藏信息的做法就相当于让很多消费者受到了欺骗和愚弄。央视痛批大数据杀熟是有道理的!

所以消费者应该拥有知情权,了解企业的定价策略和促销方式,消费者就能自己评估,然后选择平台和商品。我的很多观点来自我最近听到的复旦大学EMBA骆品亮教授的讲座,央视痛批大数据杀熟是有道理的,值得参考

8

遇到过,五一假期,某旅游平台,我和老婆订同样的民宿,同样的时间,我是三千多的安卓手机,她是最新苹果,我的价格是2300多,她的是2800多!

9

遇到过很多次,就是当你在某一个软件上买过很多次东西,就会被认为粘性顾客,会把价格抬高,而对于新用户采用降低价格的方法来吸引他,使他在这里购物。

大数据杀熟就是老顾客价格高,新顾客价格低,以此来获利更多。

10

大数据杀熟,说的是同样的商品,老用户比新用户看到的价格更高。

这个应该很多人都有体会,之前我和我朋友去旅游预定住宿房间,但是我们发现,我跟她看到同一酒店同一个房间看到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我之前可能用过几次,价格会贵一点;还有通过网上买菜的时候,我发现我是新用户的时候菜都很优惠,用APP下单了几次之后,发现菜、肉都变贵了,然后让没有下过单的朋友打开菜单列表,我看了一下价格,真的便宜多了。

这种网购价差的例子有很多,作为消费者又无可奈何,希望有关部门能有效整改一下互联网公司的这种行为。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