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5G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已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这一大趋势必将对各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也会助力基础教育手段提升,提高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技术平台,重新设计教育教学策略。
我们大致可以把基础教育分成知识、能力、素质三部分。针对这三部分进行分析,哪些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
1.我认为可以将基础教育的知识点部分,利用慕课等信息平台,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利用业余时间,采取多媒体、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获得。
2.至于能力培养的实验部分,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学习其实验原理,利用VR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去体验,当然最终要到实验室去躬身践行,亲自动手去做。
3.至于素质教育部分,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提高知识类的素质。比如文学修养,礼仪常识等等。
我是学校主管教育信息化的老师,很高兴与你探讨这个问题。
这次疫情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两点提升:
1、从技术方面讲,让更多的老师学会了直播教学,学会了微课制作。
疫情期间,我校一位58岁的老教师始终参与一线直播教学,从未中断过。这位教师在平常很少使用电脑,对互联网资源也没有特别关注。然而,“停课不停学”没有难倒这位老教师,提前主动学习直播技术,对钉钉群直播研究的很透彻,短时间内成为学校网络教学骨干教师。
延迟开学,让老师们从单纯的互联网搜索,转变为内容输出;由被动的接受网络教学,转变为主动提升网络教学技能。这种改变短时间内丰富了互联网教学资源,倒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提高,使更多沉睡在互联网的优秀教学资源重新发挥作用。
我校开展的多群联播课堂,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优势,也让学生聆听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
网上教学,就像现在的网购一样,让更多的人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和更优秀的教育共享
首先看基础教育的概念。
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狭义上讲是九年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从来都是国办,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无法涉足
很明显,国办教育是根本,教育内容国家不可能开放给三方公司,只会控制在教育局手里,这次疫情小学在线教育之所以没开几天就叫停的根本原因是“内容”跟不上,无统一标准,并且发布渠道过于依赖商业公司。
怎么搭上基础教育的互联网快车
1、课程内容通道工具是个选择,课程内容来自官方,可以基础内容做一系列工具给家长选择,比如在内容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工具延伸作业工具、测试工具等
2、官方内容补充,现在诸多课外教育机构做的比较火,但实际测试,网络教育效果不如实际现场培训学习效果。所以在辅助内容选题上应该侧重于什么,长课程不是个好的选择,考试辅导等短课程可以一试。
个人看法:
1:基础教育是根基,作为教育者,个人认为还是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每个行业都离不开互联网,尤其是今年这种情况,很多学校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为孩子上课。
3:如何更好拥抱互联网,就需要在教育这方面多向互联网倾斜,比如好的课发布与互联网,这样更多的孩子可以受益,互联网也可以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平台,鼓励优秀的教育者向这方面发展。
怎么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寻找可以利用数据提高教学效果的场景?
教学分为四个基本环节,备(课),讲(课),练(习),测(评)。四个环节都可以使用数据,数据渗透的难度依次递减,但是数据效果也依次递减。
数据运用最成熟的场景是测评。测评又可以分终结性测评和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测评中使用数据,在中国往往以自动阅卷系统的测评报告作为产品形态;而在美国则有NAEP这样的全国性标准化考试和ETS这样的自适应测试系统。形成性评价发展相对薄弱,有一些技术尝试,但是没有成熟的落地产品。
测评用于提分的最大障碍是怎么为教学提供有效信息。终结性测评我把它比喻为尸检,孩子都已经完成学业了,也没法再进行有效教学干预了;因此它的作用不是治病救人,而是识别凶手,即识别并排除糟糕的老师(或者学校)。因此,这是个教育管理的刚需,但是未必是教学刚需。形成性评价的确有进行教学干预的时间窗口,但是给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报告很难落地。因为现在大部分形成性评价模型还是对于知识点掌握概率的预测(包装成掌握等级实质上是一样的)。一方面这种预测很难解释,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掌握概率80%(或者五颗星中四颗星),老师问啥意思,立马歇菜;另一方面是很难落实为教学干预,老师问,要做什么才能把这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变成五颗星,继续歇菜。因此,很多报告看上去高大上,但老师根本不用,最后还是要问测评公司要看原始做答数据。据我所知,云校在高频率测评(例如月考)中采用了一些数据挖掘的技术,来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方向,但是是否有效未知。
练习的数据使用场景是跨界做教育的公司最喜欢讲的故事。但是大部分场景的教学效果没有特别多实证证据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