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的地图软件是如何知道路面拥堵情况的呢?

1

现在各种导航APP比如国内比较多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对于很多不爱记路的或路痴来说,导航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便利。特别是在大城市开车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导航软件开启实时路况后,就会用红、黄、绿色的标识来表示道路拥堵程度,可是这些导航软件又是怎么知道道路拥堵的呢?

总有一些天真的人类以为堵车的时候多按几下喇叭车就会动起来了!

上图是晚上八点北京东三环附近的路况信息,导航APP开启了实时路况,可以看到红色的路段表示严重拥堵,颜色越深堵得越厉害!黄色的表示轻度拥堵,绿色就是畅通路段了,所以可以根据实时路况选择路线躲避拥堵节省时间,不得不说真的很方便呢。

那么这些地图软件又是怎么知道拥堵的呢?

与出租车公司合作,在出租车上安装GPS和数据回传系统,对车辆的行驶状况的数据回传,但这种成本过高,而且出租车车辆有限,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者用车需求大的区域。

2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导航软件之所以可以判断道路拥堵是因为接入了交警的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最新的路况信息,然而这是错误的,并非如此!那为什么导航可以为我们提供前方多少公里有道路拥堵情况呢?其实这也是大数据的应用!

一般导航判断是否拥堵是根据车通过一定长度的一段道路和所用时间的长短来综合判断的,如果一公里的道路,而很多车都用了5分钟,导航就能够判断这段路属于拥堵路段了。通过时间也给你预估出来了!

而目前手机导航软件种类繁多,可能一些软件会提醒前方道路拥堵,而一些则不会,这个原因是和软件的用户数有关系的,小众的导航软件如果一个人用这个软件被堵路上了,导航可能判断是因为司机有事停路边了,而用户数很多的导航软件就能通过很多堵在那里的车辆判断那里一定是出现拥堵情况了。所以说,一款导航软件,其用户数量越多,则路况的预测也会更加的精确!

总之吧,现在的导航软件是越来越智能了,并非一定要我们人为的发布道路交通预警才能被广大的车友知晓。而计算机技术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容易。

3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南叔因为种种原因,也经常打车,也对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等软件的拥堵预估能力感到震惊。还曾经试过借助“躲避拥堵”的功能,成功赶上飞机,不得不说,十分强大。


那么,这些地图软件是怎么知道地面拥堵情况的呢?


最重要的一点,来源于亿万App用户共享手机定位。拿高德地图来说,它有七亿用户,当这7亿用户打开地图的时候,系统一般会问你是否允许获取位置信息。这时候,只要手机有网,又能利用GPS定位,当用户打开这些软件时,GPS就开始定位,并结合网络,自动计算用户在某段距离里行驶的速度,回传到App所在服务器。事实上,不仅是地图,微信、QQ、微博等软件也是可以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的,一般来说,这些软件都会跟各类地图软件都有合作,最终实现大数据的整合。试想一下,所有用户的位置信息加在一起,判断某个地方的拥堵情况,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4

知道前方道路是否拥堵,属于实况导航。实况导航必须在联网条件下实现,导航软件通过当地交通服务机构获得道路实况,再通过导航界面显示并报告给用户。

道路实时情况来源有几种:

1、早期的实时导航信息大多数来自于交管部门提供的摄像头监视路面信息,但是因为接入和开放模式受限,第三方导航软件公司并不能完全实现实时化。

2、现在GPS装车率很高,非常容易得到数据。再通过每天用户上报的上万交通信息,加上与政府、交管的合作,拥堵原因及事故、管制、施工等交通事件也几乎覆盖,然后地图会在导航规划中进行路线调整或提醒。

5

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第一、导航软件接入交通管理系统,实施获取车流数据。

各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都会对一些重点路段进行车流监控,一般是采用摄像头加车辆图像识别技术,再加人工判断来实现。这些任务往往由政府体系的供应商来完成。

交管部门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且稳定,但缺点是成本较高,监控道路有限,而且由于涉嫌隐私,即便与导航公司合作,数据也不会全部开放。这点和公安部掌握的上牌数据很像。

第二、购买出租车、公交或物流系统的数据。这几类车辆一般都装有GPS,会实时向后台数据中心发送道路车流状况,,结合历史同时段大数据进行分析,有一套算法能计算出当前路段的平均车速,通过车速区间划分是拥堵还是畅通。

6

我知道其中有一种是根据导航回传给服务器的数据来判断的。比如手机高德,开车有一部分人开着导航,导航会把通过路段的时间,距离,速度经过软件运算回传给服务器。在经过大数据就能判断出这一路段情况。然后再反馈给使用者。个人认为这些上传数据量应该不是很大,但肯定足够能判断路况。消耗的流量不大也不会有人注意。至于车载导航会不会上传数据通过什么方式上传这个不太清楚

还有大家发现没高德能知道一些不知名特偏僻的乡间小路,也大概是差不多上面的这个原因,但应该不止这一种方法。不是他们真的采集过,而是有人开着导航走过多次。导航就会认为这是条路。

7

现在导航软件软件如此智能,首先要感谢的就得是“大数据”了。

说真的,“大数据”是近几年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大数据甚至已经开始控制我们上网的视野。现在,我们在网上能够看到的内容,基本都是经过数据分析推送过来的。或者换个说法就是,“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想看的内容。”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一双袜子,以后一段时间只要你打开网页,各种袜子都会蹦出来展示自己。

导航软件的情况也是一样,当你打开导航软件时,你其实已经和所有打开导航软件的用户连在了一起,只是您自己没感觉而已。

8

现在很多热门的地图导航软件确实方便了我们的出行,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等这些都是比较用户用的比较多的。

这些热门的导航软件基本都有一个比较人性化的功能,就是根据道路的拥堵情况为用户选择比较通畅的路线。

这些主流的地图导航软件是如何发现拥堵道路的呢,手机用户应该都知道。

第一次使用的软件,都会询问是否要开启位置信息等。对于一个地图导航软件,位置信息其实必须要开的,用户允许访问位置限权,应用就可以根据道路上用户所在的位置是否聚集来发现道路的拥堵情况。这些主流的地图软件有上亿人在使用,只要有网络,应用就可以获取用户的位置。虽然不能确保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是为用户带来的建议确实很实用。

9

因为每个人都是数据贡献者。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人肉采集

用这种方式采集数据,地图的工作人员需要手持掌上电脑和相机步行在大街小巷中,人肉采集实时交通数据,报告道路通行状况。目前很少进行这样的操作了。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