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宣布货币宽松实际上并不意外,因为这符合全球现在在经济下行趋势下的货币宽松趋势。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下行趋势的逐渐明显,许多主要经济体的央行都开始了货币宽松,超过30家央行都宣布了类似的情况,新加坡自然也不能避免。
我们可以看到,欧央行在没有缩减前一轮量化宽松的基础之上,再次宣布了量化宽松,并且已经扩大了负利率的规模,这样的宽松手段在拉加德上台之后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同时美联储虽然并未宣布开启降息周期,但是利率下行的通道已经被承认开启,这就是说未来降息,持续进行的可能性非常大。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明显外向型的经济,受到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非常明显,当全球经济活动下降,新加坡赖以为生的港口贸易和金融服务业都将出现明显的下滑,也就是说对于新加坡来说,外在的经济衰退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更为明显,所以选择宽松货币就10分正常了。
新加坡罕见进行货币宽松,属于正常之举,显示当今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各国都在释放流动性支撑。
先看看新加坡过去几年的GDP增长情况,从2010年至2018年,新加坡GDP增长速度在发达国家中算是不错的水平,2018年增速达到了3.14%。
但是看最新的数据,新加坡三季度GDP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0.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水平。而且新加坡的通胀水平只有0.5%,低于美国和欧元区,仅比日本仅好。负债比高达112.2%,可以看到新加坡实际上面临和日本差不多的困境,消费总需求下降,成为增长的新困境。
新加坡的经济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之一,因此新加坡的货币政策会因全球大降息时代而做出货币松绑的政策也是理所当然。
美国、欧洲已经在国家的货币政策上做出了降息的调整和继续降息的预期,而且这些国家寄希望于国家的整体的经济伴随货币政策的放松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国家在松绑货币政策出的初衷。
因此这一轮全球降息潮,大部分经济开放型国家,一定会针对于货币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去改善整个国家的经济,提高国家内部的资金流动,从而变相的提升企业的生产力。
新加坡也开始了货币宽松,其实也就是向市场上增加货币供应,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放水”,这本质上还是一种货币政策手段,增加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目的则是解决经济下行下的风险问题,用“放水”来让经济稳定增加。
其实新加坡采取这样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因为世界上主要国家都面连着类似的问题,有的降准,有的降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把货币宽松了。
可以说,目前的宽松已经非常常见了,就连美联储也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加息进程,转变为降息,本质上还输为了抵御经济风险,稳定经济。
货币宽松的背后
货币宽松的背后其实就是经济不景气,利用货币宽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通过新加坡等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其实也可以反推出经济的不景气,要不然为什么会采取“放水”的政策呢。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在投资风格上可以比原本更加谨慎保守一些,在高风险的投资理财上尽量谨慎理财,或者投入更少的本金,因为整体的大环境不乐观,“逆势”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理论上也可以得到高收益,但是受制于大环境,会变得更加困难,而且亏损的可能性会增大。
新加坡经济主要有两大支柱,一是金融服务,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覆盖整个东南亚。另一个经济支柱是港口贸易,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地位十分重要。
随着全球金融宽松浪潮的出现,新加坡货币也在持续升值,这对新加坡已经造成影响,特别是新加坡的港口贸易地位,近些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几个重要港口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未来前景堪忧。
目前新加坡经济最大的问题是需求不振,预计经济增长会出现下滑,本次放松货币政策,更像是一种试探,需要看市场的反应,判断是否跟随宽松的潮流。
新加坡本次的货币政策,已经透露出压力增大的信号,经济衰退的影响会不断传导下去,首当其冲的就是货币贬值,通胀上升。
放松货币政策是针对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对应办法。新加坡实施这一政策,证明一点,目前经济的确不容乐观。我们也相应可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