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儿子确实想回去上班,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回去不是那么简单的。
首先,面临着企业文化的偏见。
原单位中建三局是大型央企,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从我在央企的工作经验来说,这种单位最讨厌跳槽、辞职走人的。这是思想的问题,是战线的问题,是忠诚度的问题。对于这种企业,辞职就意味着背叛。没有在这种企业工作过的人,可能无法相信在21世纪了,企业还有这样的文化。可这就是事实。这种企业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接收辞职再回去的人。就是你儿子特别出色,他们又急需用人,回去了,从领导到同事,都往往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今后的工作中,升职、提拔,甚至培训学习、职称评审等等,都会受到影响。
其次,专业不对口。
你儿子搞大数据,应该是学IT之类的,和中建三局是主营业务相关性不大。三局是做工程建设的,如果你儿子是学土木工程之类的专业,起码还可以和单位的工作相匹配,可以跟随主营业务一起发展。可是搞IT,明显不是单位领导关心的主业,最多也就是帮忙维护下单位的一些信息平台,开发个简单的业务接口服务,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大公司对这种想回来的员工,相对更加包容,只要决心回去,应该是可行的。
很多大公司都设有专门的离职员工联络岗位,就是为了对接一些从公司离职的员工,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接纳和欢迎辞职员工继续回公司发展,为离职员工对接商业合作等,如果公司有这样的组织,可以先加入,然后表明自己的想法,相信很快就能被接纳的。毕竟这么大一个央企,对人才的包容度是很开明的,一定是欢迎离职员工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组织,可以直接与以前的直属领导联系,让领导介绍新的工作岗位,只要在职时没有与领导之间发生过什么特别的矛盾,相信领导都愿意帮这个忙的。
所以,只要想要回去,办法还是很多的,但是否回去,我们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当初离职的原因解决了吗?
当初为什么要离职,离职后为什么又想回去,如果当时离职的原因再次出现,是否自己还会想离职呢?没解决这个问题,回去还是会再离职,就别折腾了。
二、回去之后的发展路径是否清晰?
辞职出来做大数据,而在中建三局肯定没有对应的职位,那又要重新做以前的行业和职位,相当于一切重回原点,是否符合自己原先的职业期待,关于未来的发展是否已经思考好?
中建三局也算是央企了,今年武汉的雷神山医院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中建三局,因为我也是做建筑行业的,所以根据我的经验,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可以回的,但要考虑清楚,三局针对这部分员工有出台专门文件,有一些具体规定,可以去咨询看看。人生最重要的是坚持,如果一山望着一山高,却不静下心去踏实工作,最后是很难成功的。
我儿子大学本科湖大土木工程毕业后中建三局成都分公司招聘上,结果考研考上了西南交大研究生,我还交了5000元违约金。好心痛。可惜了,儿子说你们喊读研的,他很喜欢那份工作,现在研究生毕业工作了。
你在头条上提问题,让别人出主意,你一定很着急,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也遇到过你这样的情况,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我儿子以前也是在中铁十一局工作,干了两年多,想辞职,单位领导不同意,我一直压他,天天劝,不让他辞职,后来他还是没有听我的劝,非要坚持要辞职,领导也不放他,压着档案不给,我也批评他,不要跳来跳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一个工作就要坚持下去,有一天,他提着行李回来了,在家待了一个月,领导说让他在家好好想想,不要冲动,他还是坚持辞了职。
后来又在网上到处投简历,考试,面试,终于又进了一家国有企业。
当时他辞职时,我难过啊!担心他找不到工作啊!掉了不少眼泪,现在看来,我是用我们那个时代的思想约束别人,我们是一个企业干到老,没有跳槽这一说,现在的年轻人思想不一样,他们挑企业,企业也挑他们,双向选择。
你儿子既然想回去,能够回去就回,不能回就再找单位,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地方。
一般离职后想回原单位,最好的办法是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和原来的领导联系上,请老领导帮忙,这样回去后也不尴尬。
中建属于国企,所以人员流动应该不大,只要情分在,应该能找到以前的领导,花点心思。
祝你成功!
以前在三局,你辞职过后就不能面试其他局吗?例如八局,非守着三局干嘛
大家好,我是杨大川很高兴能“我儿子在中建三局上班,辞职做大数据,现在又想回去,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中建三局应该是个央企吧,央企自然有它的一些规定,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感谢大家的观看。
最好别主动回去,理由如下:
辞职后再回原单位工作,最好是由单位发出,事情才好办,条件才好谈,发展才不会受影响。否则,发展前景多少会有影响。我有过两次吃回头草的经历。
第一次从企业A离职三个月后,老板邀我回去,主动将工资加倍,工龄连续计,并积极帮我解决家属的后顾之忧,如安排小孩到名校入学、安排家属住房等,还不停地问我有没有什么其它要求。第二次离职一两年后,该公司又邀我回去,开出了更好的条件,但这次我沒回去。
第二次是从企业B离职一年半后,公司请我回去,也是主动把年薪调到了原来的2.5倍,后来我再次提出离职时,公司估计是想到了当时是邀我回公司工作的,所以沒有为难我,反而给出了超出我期望的离职结算方案,我很满意,到现在和老板还是很好的朋友。
如果当时我是自己要回去的,这些待遇想都不要想,最少要折损一半,甚至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