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越来越难做,反而越来越多了,洗碗阿姨工资3000元一个月,厨师8000元,服务员3000元,房租费一年60万,光开资就100多万,吃饭的人少,开店的人太多
▼
最近餐饮有八难
上客难。想象中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跟本没出现,消费欲望被压制,很多老客户都减少了非必要的餐饮消费。
销售难。以前打打折,派派单,搞搞促销,送点小礼品,就会有明显增量,现在不行了,怎么弄都没用。
外卖营利难。堂食不行,多做外卖。外卖量上去了,现场把水电人员成本压缩压缩,本以为至少可以持平少亏。哪曾想,外卖不上到一定量,每天就那么几十份,同样是血亏。
短期恢复难。这点是最担心的,餐饮本就是个扎堆开店的行业,左进己有几家抗不住关了门。如果有人接手,另开新店也好,怕就怕空在那里,破坏氛围。
今年餐饮店做实体店的生意比较不好做,做外卖的很好,我一个朋友就今年开始做外卖,现在都想买房了。
你好 ,很高兴来你这个问题,关于今年开饭店生意怎么样?我跟你说一下,我就在大饭店上班啦的,做服务员已经四个月没有上班了,你说生意好不好?今年开饭店的人,肯定都是亏的,一塌糊涂,连房租都交不起。
您好,我是赵小亮,很高兴您的问题“做餐饮的朋友们感觉今年生意怎么样了?”我是做餐饮业的,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店里的近况吧。以下是我的和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第一:餐饮业的近况
自从疫情开始1.月26到3.1号我们店就没有营业,今年餐饮业餐饮很艰难后来开始限流堂食了。理想中的报复性消费压根没有出现,人们的消费心理还没有恢复,每天营业额1000-2000块钱。很多老客户都选择了集体订外卖吃快餐。疫情之前做活动打折扣,发发传单,搞一些特价菜,送点小礼品,就会有好的客流,现在不行了,活动做了顾客也不来吃饭。
第二:通过外卖自救的道路。
堂食肯定一时半会上不来,唯有多多做外卖订单。活动一做单子上去了,但是把人工水电成本房租一除,加上外卖平台扣点22%外卖不做到80单,每天根本不能收支平衡。
第三,
短时间内餐饮业满血恢复难困难。这也是比较忧心的,饭店本就是个现金流高的行业,现在每天营业额几乎每天开支掉,我们这商场里已经有27家饭店大小关门了。导致本来没有人气的商业街,更加死气沉沉。
我觉得:现在部分饭店想一直坚持下去比较难。周边的饭店关了很多,让大家看了更加恐慌,我们店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老板都计划开始换个地方开店了。但实际情况是哪里都不容易,关键看是那里商场都是差不多的。。
以上就是我的,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大家好!我是广东肠粉哥,我也是做餐饮的。我经营一个早餐店,下面我来说说我感觉:
由于疫情影响,可以说所有餐饮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越大规模的影响越大,比如大酒店,酒楼等等。因为规模大它开销必然也大,没有了收入来源,很多都是非常艰难的挺着,甚至只能关门大吉。
对于小型餐饮行业,就各不相同。以工业区,工厂为客源的影响也挺大的。因为工厂放假,没有货做,人流也比较少了。这样生意肯定也就好不了,我们这边好多这样的门店在转让!
但是有一种餐饮店影响不是很大!那就是在菜市场或小区地段的早餐店。我我们店就是在菜市场附近,以石磨肠粉为主的早餐店,
今年以来,已经营业差不多两个月。虽然堂食不是很多,但是打包外卖增加了不少。营业额和正常相比,少了1/3吧。虽然赚少了,但还可以良好的经营下去。
餐饮应该属于“寒冬”期。一般大店比较麻烦,店面租金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都需要管控好……不然就会亏空进去了。而一般的小店,快餐店要好过一点吧。特别是那种老板又是厨师的更好过,可以自己干。累点苦点。应该还是有利润的……
这里,我分享一个有趣的个例。
在我居住的小区边上,有一条老巷子,离大马路有五十米的距离,可能是开发商开发得早的缘故,忽视了整体规划,没有把巷子圈进去,而巷子的另一边,是八十年代就存在的单位宿舍楼,这样这个巷子就保留下来了。
巷子很窄,不能走汽车,只能骑自行车和电动车,在这条巷子中,一边有几个现在称作违章建筑的几个棚屋,有一个小餐馆就坐落其中。
小餐馆是一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妻在经营,地方很小,屋里就只有两张小桌子,其它的地方就是炒菜,配菜的地方。
夫妻俩经营这个餐馆很多年了,两个小孩也从三、四岁长到如今的十三四岁,这个小餐馆做的菜很简单,就是普通的家常菜,但味道不错,价格也不高,我们忙的时候会打包几个菜回去,因为在里面根本都不能坐下来,就餐环境不好,炒菜声音很响,但老板还是很注意卫生,菜的原料也新鲜,所以光论炒出来的菜还是蛮清爽,顾客很多。
今年的餐饮行业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前期主要受疫情影响,大多数的餐饮都是举步维艰,再加上高昂的房租根本没法经营下去,导致很多餐饮行业关闭 但是在疫情的好转下相信餐饮行业也会迎来春天,餐饮人加油!
疫情影响下,餐饮业及旅游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范围广、时间长、其惨淡程度远远超过2003年非典时期。
全国有400多家分店的西贝莜面村1个月亏损8亿多,现金流只能维持3个月。而上市公司海底捞因疫情1个月损失50亿,这样规模的两家餐饮连锁店都无力支撑,更遑论数量庞大的中小型、微型餐饮业,更是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等待解救。
本人住的小区楼下有湘菜馆、披萨店、客家菜馆、快餐店等几家餐饮小店,服务小区2000多人的饮食,平时也算食客众多。在疫情来临时响应号召关门歇业2个月,现在疫情缓和,开门迎客却是门口罗雀,有一家甚无已经拆掉在装修。
为扶助家门口的这些小餐饮店,让他们保有支撑下去的希望,我们小区住户也常去消费,聊起时老板也很无奈,直说今年太难了,一直亏着,因为租金不高才勉强用老底撑着,希望把疫情熬过去吧。
这个五一国内旅游业迎来了报复性反弹,如果做餐饮的朋友们觉得营业状况仍没有好转,是不是应该考虑在继续熬下去与止损之间作个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