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美国天文学会第235次年会上,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其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星猎手”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101光年处发现了一颗处于宜居带、和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TOI 700d),据推测上面可能分布有液态水,引起了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凌日法观测和分析结果,该颗行星围绕着剑鱼座中的一颗红矮星TOI 700进行公转,公转周期仅为37天,直径约为地球的1.2倍,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处于恒星TOI 700系统的宜居带内,而从TOI 700恒星获得的能量,大约是地球接收到太阳辐射能量的86%左右。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TOI 700d的宜居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其围绕的恒星为红矮星,这颗恒星质量和半径都约为太阳的40%,表面温度比太阳要低一半,但是它的寿命要比太阳长,恒星表面活动要比太阳低得多,没有耀斑、日珥现象,由于是红矮星,以后也不会发生氦闪,具备液态水和生命体长期稳定生存和进化的基本条件。
二是虽然TOI 700d距离母恒星较近,处在恒星系宜居带的内侧,但由于恒星的表面温度较低,接受恒星辐射的强度反而不大,理论上行星表面的整体温度应该仅比地球低一点,表面具有大气层的机率也比较大。
但根据深度的研究,这颗行星极有可能被恒星“潮汐锁定”,也就是说与恒星面对面运行,其中一面永远为白天,一面永远为黑夜,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它上面的云层和气体的运行方式,就会和地球上的截然不同。而且,正对着恒星一面的温度势必会很高,反之背向恒星的一面温度势必很低,但有可能在晨昏线及其附件区域,产生适合生命体存活的温度。
既然纳萨发现了,那么就意味着人家有具体的行为伴随,你还是咨询纳萨比较合适。。。吉祥快乐
NASA发现宜居行星,距地球100光年!人类怎么才能到达?
关于宜居行星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了,后期专业搜索行星的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宜居行星都多的不要不要的,比如曾经热乎了好一阵子的超级地球:开普勒452b,很可惜它在距离1400光年以外,但此次发现的TOI 700 d行星却不一样,距离地球只有100光年,这使得各位暗淡下去的眼神有一次闪亮起来!
100光年外的TOI 700 d行星
TOI-700 d是何方神圣?
这是2018年4月18日发射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远镜的有一个杰作,TESS是它英文的缩写,此前它已经发现了不少行星,但距离如此之近(距离只有 101.4光年),和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还是相当罕见的,我们简单来了解下TOI-700 d!
多行星系统的TOI-700星系
前几天,NASA宣布,TESS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在距离地球10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名为Tol 700d。该行星位于母恒星Tol 700的宜居带,受到的光和热,都恰当好处,使得它极大概率有液态水的存在,并可能存在生命。
这些系外宜居行星,基本都在100光年以内,这是由目前的观测手段决定的。最近NASA新发现的这颗,恰好100光年,是一颗发现的很远的宜居行星了。
尽管100光年的距离,相对于银河系10万光年的直径,以及920亿光年直径的可观测宇宙,是微乎其微。但对于尚未掌握星际航行科技的人类,这100光年,仍然是无法跨越的天文距离。
目前距离我们地球飞行最远最快的人造飞行器,是42年前NASA发射的旅行者一号,现距离我们210亿多公里,换算成光年不过0.0022光年而已。
距离只有100光年,人类要想到达也简单,那就是按部就班地发展,没准过几千几万年人类就有实力登上那颗类地行星并且作为人类的移居地,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方法。
人类不能跨光年旅行不是人类发展方向的错误,而是人类发展所获得的实力的不足。将近10000年的文明史听起来很长,可是前9800年人类的科技实力实在是太弱了,获取能源的方式相当简单且低效,也不具备飞行的能力。可科学的发展逐渐补足人类的缺陷,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到了40%左右,发明了飞机火箭等飞行器,而且科学是一个自洽的体系,拥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所以人类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但是任何时代的科技都有时代的限制,现代的科学仍有很大限制,我们根本不知道宇宙的本质是什么,而且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现象仅仅是宇宙最浅显最基础的一些规律,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人类是不可能跨光年旅行的,飞行器所使用的能源为化学能源,飞行速度想读于宇宙天体十分缓慢,人类的寿命也只不过短短的不到一百年,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寿命都不足以支撑1光年以上的旅行。
所以要跨上100光年外的类地行星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要稳步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地发展,随着人类认识到的宇宙显现的增加,掌握的宇宙自然力量的增加,人类中终有一日会具有更长久的生命,更高效且相对无限的能源形势。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却需要人类在能源、生命等各个领域都有极大的突破,所以这回是一个相当持久的过程。人类目前飞行最远的飞行器是旅行者1号2号,以接近20公里的秒速度飞行了40多年,仅仅是跨越了不到一光天的距离,而一光年是3654光天,100光年是36500光天,以现有的技术是无法跨越的。人类必须突破现有的文明层次,我们现在能够应用的能源非常有限,还无法充分应用整个地球的能源,距离一型文明都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遑论100光年,这不是现代人类该想的问题,现代人类的目标应该更实际一些,先突破1光年再说其它。
相对论还有一个著名的预言没有证实,那就是时空弯曲形成的虫洞,如果能够被证实且找到,跨时空的飞行将更加便捷,如果人类有实力自己随意创造虫洞,时空飞行将更容易,前日是人类掌握的能量级别足够,起码也得是二型文明了吧,没有成千上万年够呛能做到。
昨天NASA官网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这颗天体有两点比较受人关注,第一点就是:这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体积和地球比较类似;第二点就是这颗系外星系处在其母星的宜居带上。
我们知道一颗行星上要想诞生生命,适宜的环境是必要条件。宜居带指得是距离恒星不远不近,可以保证行星上存在稳定的液态水,以及可以接收到适宜的恒星辐射能。对于太阳系来说它的宜居带就是地球所处的位置,金星和火星都处在宜居带的边缘。新发现的这恒星TOI 700周围就存在三颗行星,其中TOI 700d处在它的宜居带上靠近内边缘的位置。这颗系外行星体积比地球大20%左右,接收到的辐射能差不多是地球上接收太阳辐射能的90%。
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颗处在宜居带内的行星,但是体积和地球相当的仅有几颗而已,因此这次的发现还是很重要的。同时科学家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对恒星TOI 700持续观测,并没有发现这颗恒星活跃的活动,例如耀斑等几乎没有。而绕它公转的三颗卫星其中TOI 700d位于宜居带上,公转周期37天,同时这颗行星被中心恒星潮汐锁定,导致只有一面正对着恒星,因此即使处在宜居带可能也并不适合生命生存。
这颗位于剑鱼座红矮星距离地球大约是101光年,人类如果想要移居到它周围宜居带中的行星TOI 700d,人类该如何到达哪?
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很难去到100光年以外的天体,虽然这颗系外行星处在其母星的宜居带上,但是否真的适合生命生存无法确定。即使人类真的要离开地球、离开太阳系,这颗系外行星也不会是最佳的选择。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带着地球要去的就是4.22光年外的比邻星,实际上在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周围有行星绕其公转,并且也是存在宜居带上的,这才是人类未来移居的首选,当然了我们要清楚这颗行星距离中心红矮星较近,辐射等较强,生命生存也不会很适宜。
人类现在飞的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飞行了42年目前距离地球大约是220亿公里,大约还需要17600年才能飞出两光年直径的太阳系,那么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飞到新发现的这颗系外行星,那么理论上就需要176万年的时间,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智人开始算也才几十万年的时间。
要想进行星际航行需要改革能量利用方式,目前最可靠的可能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了,各国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其次如果人类可以寻找到理论上存在的虫洞,当然也是可以完成远距离航行的。如果把速度提高到无限接近于光速,那么由于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未来人类可以短时间内去这颗系外行星,当然这个“短时间”只是针对飞船内的人来说的,而地球上的时间并不会改变,会正常的流逝,这就会出现“飞船中一天,地球上一年”的情况。这也算是相对论留给人类文明的彩蛋吧!
首先感请。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如果没有那场大爆炸,今天世界将不复存在,你我也不会出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走得可谓是越来越远,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宇宙的资源是无限的。未来我们人类会离开地球,在我们离开地球前的,我们需要寻找的一颗新的家园,最近美国宇航局又发现了一颗新的类地行星。
1月7日,在美国天文学会召开的第235次会议上,美国宇航局宣布了行星探测器TESS的最新成果,这颗星系为名为:TOI 700,它距离地球约为100光年,是TESS探测器首次发现的科学成果,通过TESS探测器的数据来看,它的母星质量仅仅只有太阳的40%,因此它的表面温度比太阳低一半,那么为什么美国宇航局认为这是一颗可以居住的类地行星呢?
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来看,是无法到达100光年以外的星球的,所以至少科技还需要再发展100年,也就是利用目前可预见的一些技术,在未来较近的时代可以实现并应用,利用这些技术,人类才有可能到达100光年以外的星球。当然,前提也是要不计成本和风险的。
首先是建造可以容纳一定人数的飞行器,送几个人过去基本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时间上不可能在一代人的寿命中完成。所以,需要世代更替,那么就要数十人到上百人的规模。建造一个大型飞船或者改造一个小行星,是基本条件之一。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人体冷冻,但是考虑旅途漫长,至少需要上千年的时间,所以人体冷冻是否可靠,还是未知。姑且也算是一种方式吧。
其次,能源动力。目前可行的方案应该很多,主要包括聚变反应堆,光帆动力,等离子发动机等。这几种应该在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都可以实现,而且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加速,可以将飞船加速到接近光速。但光帆动力只能加速,无法减速,所以只可以作为前哨探测器,而不能作为输送人员的飞船。
发梦就能到达
这么远的距离。人类的生命无法到达。
大家搜索并关注里面的女神。@我是水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