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大型数据中心当然需要,不过会从传统的IDC转变成云数据中心。
云计算只是一种新的IT服务模式,最终要落地到数据中心。何为云计算?简单的说云计算是将传统的IT资源利用模式,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等整合成新的服务模式,新模式具有弹性、扩张、可伸缩等特点。
不过,不管是云计算还是什么其他的,最终资源的底层是由物理设备来保障的。换句话说,IT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最终还是来自服务器等设备。举个例子,企业数据最终要存在存储服务器里。
并不是有了云计算,就不需要大型数据中心了!
毫无疑问,数据中心当然需要,近几年,浪潮就在数据中心领域表现出的领先地位和强大能力。浪潮深化“智慧计算”战略,提出智慧时代计算技术与产业需要构建一个新的发展格局,加速“计算到智算”转型,通过推动算力供给基建化,为社会创新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浪潮将全面布局元脑,从创新智算体系结构、构建智算产品体系、推动智算中心落地、建设元脑产业链生态四个维度着手,以技术、产品、方案和生态四个方面不断创新,解决智慧转型面临的多重挑战,推动智算成为智慧进化的核心引擎,为智慧时代数据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
浪潮还布局“元脑生态”赋能数据中心高效可持续发展。2019年浪潮重磅发布元脑生态计划,提出了“左右手”AI产业生态策略,联手合作伙伴打造智慧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推出面向金融、交通、电力和制造业等行业超百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1年,浪潮升级元脑生态2.0,提出做智算合伙人的生态主张,并发布全新元脑生态平台AIStore,旨在成为元脑伙伴能力的“聚合器”和“孵化器”。一方面,AIStore聚合了芯片和算法公司等左手伙伴优质的技术和产品,通过ISV、SI、分销商等右手伙伴强大的解决方案和渠道能力,快速推动各类智慧场景解决方案的行业落地和复制;另一方面,伙伴间的能力融合将有助于孵化出更多的多元复合场景智慧解决方案,加速AI全场景融合进程。在元脑生态的推动下,浪潮数据中心能力将通过与左右手伙伴的合作,深入到智慧场景中持续释放价值,而这也将推动数据中心持续向智慧化转型。GlobalData的权威报告充分肯定了浪潮作为全球IT基础设施供应商在智慧计算、数据中心整体能力、AI领域的领跑地位。“智慧计算“战略的践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元脑生态“的深度布局,成就浪潮业务连续稳定性”Leader“最高评级,整体能力蝉联”VeryStrong“评级的三大重要推手,也极大赋能未来的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提出,数字经济将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底座”,数据中心将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中担当重任。浪潮作为领先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商将不断探索,在创新中前行,持续打造数据中心整体能力,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更高的价值。
肯定需要的,云计算是技术概念,物力载体本身就是一个数据中心,或者多个数据中心构成的资源池!就跟用电一样,用电了当然需要电厂。
可能我的认知不对,我认为云计算应该是架构在大型数据中心之上的,云计算只是一种资源的再分配方案,大数据中心还是硬件基础,只是以后可能数据中心就变成了一种国家公共资源,不会家家自建了,就像爱迪生时代的发电机和现在的供电系统一样。
看你怎么理解使用资源之和了。如果使用资源之和是指配置给所有VM的资源之和,这句话就是伪命题。因为很多情况下host是可以被overcommit的,也就是,一个1T内存,80个CPU的物理机上可以同时运行10个128G内存,8个vCPU的虚拟机,只要所有虚拟机并不是完全用掉了分配的所有资源。
如果那句话是指所有活跃资源,也就是这些VM的所有vCPU都在全负荷运行,并且所有的内存都分配给了VM里面的APP使用,那么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一升汽油怎么的也不可能当成两升来用。
所以,所谓云计算是无法成为创造资源的魔法师的。当然你在使用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的时候,都有管理datacenter的软件来帮你分配你所需的资源,从还有空余资源的host上帮你分配。不过如果你想要一个超过128个vCPU,超过4T内存的虚拟机的话,目前还是做不到的,因为x86 host的上限就是这个。
另外,一切的透明,都是一定是有人/软件来维护的。具体到datacenter,维护的就是软件+人。软件管schedule,人负责去rack里面维护真实的机器。你看即使牛如黑客帝国里的the matrix,不也是要有物理的人们被插在机器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