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论招财圈
研究报告,多么高档的资料,写研究报告的人,多么高端的人士,在我没有入行之前,同样这么认为,但随着时间的增长以及自身能力的增强,逐渐演变成为了研究报告?不管是谁写的,在其最后的估值阶段,我都习惯性的打个问号,这个市盈率估值是否合理?给与的未来盈余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买入评级的数据支撑以及逻辑是否足够?
一系列的问题逐渐从脑海中诞生,逐渐在后续的工作生涯中,对于以往神圣的分析师,有了打心底的改变,的确有非常厉害的分析师,但是也的确有不值一提的分析师,出自他们手里的研究报告,的确无法得到部分有足够经验及自行分析能力的投资者,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一名没有实战经验的分析师所撰写的报告,我的确找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换言之,纸上谈兵的东西你也能学到,问题是市场从来都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出现过一成不变的相同,有时候客观数据还不行,主观判断同样不能少……
为什么90%的券商研报都没有价值?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分析师分两种,一种是买方分析师,另一种是卖方分析师,这两者都是分析师,可却有明显的不同。
为什么说大多数券商的研报都没有价值呢?主要是三点原因:
第一、中国股市券商研究都是看多,不管大盘是6000点,还是5000点,券商对上市公司发布的研报都是以看多为主,要么是推荐,要么是强烈推荐。看不到看空的研报。这意味着,无论股票什么价值,什么估值,在券商报告中都是值得买入的,从事物的客观运行轨迹来看,显然6000点和5000点时很多股票是高估的,事实证明这些研报都是胡编乱造。
前几个月市场上终于出现了一两份敢于看空的研报,看空的是中信建投和中国人保,结果马上遭到市场炮轰,买了这两只股的骂券商,大盘受影响下跌了股民骂研报,之后就没有看空的研报了。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看空就要被骂,只能被动看多,但所有股票都具有很高的价值都值得买入的评级本身是不符合事实的,只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第二、对于券商来说,发布研报仅仅是一份工作。A股目前有3000多只股票,根据Wind统计,自2017年至2018年,年产研报量由5.9万份攀升至16.4万份,增幅近200%。进入2018年以来,虽然沪深市场的走势疲软,可是卖方分析师仍然笔耕不辍,每天全市场发布的研报产量超710份。
每天有710份研报产生,每天真的有那么多机会吗?可想而知,大部份研报就只不过是工作的标准化产品而已,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就如同学生每天需要交作业一样,那么这些研究报告的质量便可想而知了,很多都只不过是凑数字的东西而已,不可太当真。并且还有些分析师存在“百发百不中的情况”,即他们看涨你就做空,他们看空你就做多,成功率惊人的高。
我们参与股市投资十余年,除了最开始初期的“小白阶段”以外,其他工作时间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看券商研报。对“百分之九十的券商研报没有价值”这般言论,表示不赞同。我们不否认,券商研报中确实存在“水分”的研报,可吸收价值低。但是,绝大多数的券商研报,都有一定的价值性。
教你如何看研报!
看研报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如果对投资不是极为感兴趣,一天看上几份恐怕就失去了耐心,随后的时间,甚至抛之脑后,未来也就不再看研报了。这种方式看研报,势必没有半点利处,并且未来对自己投资将产生误导作用。
1、研报,要坚持看。
股市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很多投资者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可却这又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怎么讲?股市约有3700家上市公司,如果一位投资者将所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调研一遍,就算是1天一家的速度,也需要10年的时间。而这10年的时间,又有着不同的变化,调研的过程根本跟不上改变的节奏。
或者说,投资者全部实地调研上市公司是一件极为不划算且耗时量巨大的事情。这就能券商研报的重要性了。普通投资者,甚至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根本无法全部实地调研上上市公司,而不同的券商研报、分析机构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有调研。势必能缩短你对股市上市公司的认知时间,最大化了解信息。
对于研报好与坏很多投资者都存在的不同的看法,很多投资者参考券商发布的研报后进行投资也经常出现不赚钱的情况,甚至出现亏钱的现象,造成市场投资者大多数不认可券商发布的研报,甚至我们经常在个股股吧或者公开讨论股票的交流网站上看到某某公司有券商发布研报了,短期股价可能要回落,但说百分之九十的研报没有任何任何参考的,这句话我觉得太过于片面,其实很多投资者根本没有理解目前券商研报的用处,下面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下,为什么市场上很多投资者普遍认为券商的研报实用性较差,或者认为其大部分没有使用价值。我们在参考券商研报的时候需要重点参考的内容。
对券商研报产生偏见的原因
券商发布的研报是券商专业研究人员发布的,而且每个行业的研报都有着专业人员进行撰写,大部分这部分研究人员学历普遍较高,但也存在很多不是本专业的的研究人员,比如券商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员,很多可能是该专业毕业,对该行业的各种名词或其实际用途比经济类毕业人员研究更深,目前让我去参考一份科技行业的券商研报,很多专业的名词我都需要查找后才能了解这东西到底是什么,这里给大家大致说下券商研报的来历,但为何大家对券商研报会产生较大的偏见呢,主要存在几个方面:
第一,券商的研报内容大多数是分析目前公司的行业情况,并且的目前该行业的实际情况,再次个股研报会涉及到公司的财务报表里面很多内容,比如净利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等,再次按照公司目前的利润增长和行业的发展的前景,目前公司股价处于一个低估状态,给出一个评级,比如买入评级,增持评级,推荐评级等,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发现,券商发布的研报主要是考虑公司的基本面,适合中长线的投资策略,而我们平时很多投资者的操作策略是短线为主,参考中长线的内容来做短线,自然失败率很高,再次本身个股短期的股价的波动跟公司的实质的基本面无关,大部分受到的是资金的流出流入和市场题材热点等。所以很多投资者看到券商研报给出了买入评级,认为买入后短期就能够获利,结果实际情况与预期的相反,结果认为券商研报没有利用的价值。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对于大部分的券商研报来说,都是券商公司旗下的“职员”做出的一些研究和分析,那么,他们所在的立场完全是受到公司影响的,而不是出于个人。
从历史来看,大部分的券商研报都是做出了一个增持、买入、推荐的报告,很少能看到所谓的中性评价,而对于卖出的研报更是少之又少。
因为券商和上市公司是有合作、业务往来关系的,如果上市公司看到自己合作的券商居然给自己一个所谓的“卖出”评级研报,自然会终止合作,找更愿意给出“买入、推荐”评级的券商合作。
这就造成了,券商的研报其实是没有太大的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研报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券商研究所可以说是证券公司的门面,代表着证券公司的最高研究水平。有很多研报写得非常出色的人,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不菲的薪资。一般来说,券商研报的撰写者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我们也可以看到网上有很多文章或者新闻报道,都在大篇幅的引用券商的研究成果。所以说,券商研报肯定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那为什么会有人说,百分之九十的券商研报都没有价值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
金融的模糊性
由于金融本身是属于一种社会科学,各个分析师的观点很可能会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准确,或者实际走向与分析相悖的情况。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就会认为券商的研报没有价值。
券商研报还是有价值的,关键是需要我们认真的筛选,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功力,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券商研报的可参考性还是比较强的。
为什么有人会说券商研报没有价值呢?
券商的研报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这里和大家简单的交流一下。首先,这个是券商研究所的工作,每天要发大量的研报。一年365天,中金搞了一万份研报,粗略算平均每天生产27.57份研报。我们假设研究所共有百人,20个团队,则每个团队日产研报1.3份。这种大量,实际上只就是日常的工作而已,如果从研究角度,这里的质量还是需要审视一下;其次,券商多是卖方,也就是研报都是看多的,大家很少见研报说哪个产业不行,哪个公司不行吧,所以客观性没法说;
不过,券商的研报还是需要区别看到,其价值总体还是比较大的
“存在即合理”,券商的研报,大家要两面去看待。从机构到个人还有很多的企业,实际上每天都在看着研究报告,还有不惜花大价钱去购买研报的。从逻辑分析以及前瞻角度,券商研究报告还是有价值的,当然从卖方的角度,部分研报或许有“水分”,但瑕不掩瑜,大家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券商的研报。
大部分的券商研报有3大突出问题:
第一,观点同质化
写财经类文章也好,写研报也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提供新知”。也就是说,要尽量提供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东西,从而帮读者分析那些“看不见,看不懂”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如果,一篇研报洋洋洒洒数千甚至上万字下来,写的全都是一些早已经路人皆知的东西,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但现实里,很多券商分析师们却对于“复制”别人的观点乐此不疲。 比如,某个大佬唱多(空),其他人就赶紧跟着唱多(空)。反正跟着大佬走,就算唱错了,也不丢人。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券商报告最终沦为了“观察一致预期的风向标。
题主的这个问题,确实是这样,那么为何说百分之九十的券商研报没有价值?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研报重来不看空,基本上都是买入或者是增持。
大家觉得乐视网这家企业怎么样?券商作为专业人士,有提示过风险吗?大家又觉得常年下跌的中石油怎么样?券商是看多还是看空呢?我们用数据说话:
我不知道90%的这个数据从何而来,是从网上偶然看到就随手拈来的,还是自己亲手一笔一划统计得来。不管怎么来的,先弱弱地问一声,这个数据的提供者是专业人士吗?
先说点题外话。最近,茅台集团总工程师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了很多“热心”网友的热议,除调侃其为“酱香型院士”外,甚至还有白酒分析专家认为,虽然该总工在白酒行业内的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但各方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荣誉称号时,更应该从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等方面考量。
尽管从本心上,我们也对茅台的股价存有质疑之心,但一码归一码,别人毕竟是货真价实的总工程师,并非依仗父亲成名的某副教授。从热心网友和分析专家的言语中,我怎么却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妒忌味道?况且,网友或有不懂之处,专家怎么也是酸溜溜的话语呢?
我觉得,这充分论证了一点,哪怕是专业人士,说出来的话,也需要再三商榷。毕竟,不是所有的第三方,都能说凭良心的话。相比过去“花花桥子人抬人”的商业规则,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量,现在是睁着眼睛随口说,不管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