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粮食产量,是指当年某个地区的作物总产量,又称作粮食总产量,例如 2013年粮食总产和 2012年河北省粮食总产等。它根据农作物品种的不同可以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等,其中谷物包括玉米、小麦、大米、高粱以及其他 (如荞麦 、大麦等);豆类包括红豆、绿豆、黄豆等;而薯类则有甘薯、马铃薯等,不包括芋头和木薯。 对粮食产量的计算也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谷物类和豆类按脱粒和烘干后的原粮以国家标准含水杂率计算产量,马铃薯则按鲜薯重量 5:1折算产量。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方法简述
1989年之前,主要依靠综合报表获取国家粮食生产数据,并在 1989年后抽样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成立了全国调查总队,采用抽样方法计算农民的粮食生产和播种面积。主要的方法是:
①对于农民粮食播种面积,根据按耕地规模成比例原则,统计部门选择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代表),登记农民账户,或者由调查人员直接观察耕地地块;
②农民单位面积产量的获取方法是根据主要粮食作物的实际播种面积,统计部门选择单位区域进行收获、干燥、脱粒、水分测定和估计损失的样本图,计算该省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③农民粮食产量的计算,是作物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相乘。以河北省 2013年为例 ,该省粮食播种面积为6315.9hm ,粮食单产为 5327.9k m ,所以河北省粮 食作物产量 =6315.9hm X5327.9kg/hm 。
关于全国粮食产量的统计,国家统计局有过一个解释,见:国家统计局详解粮食产量统计方法--财经--人民网。如严格按照这一方法采样、口径进行,粮食产量在样本和口径范围内应当是真实的可靠的,数字发生的变化,有可比性。
这是一个庞大采样系统,即使局部发生了一些问题,也不足以推翻整体的真实性。你可以怀疑,但难以推翻,推翻得有依据,没有任何一家科研单位或某个人,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另外再建立起一套这样庞大的统计系统。
如果我没记错,这方面过去有3个数据,一个是省统计局的公布数和上报数,一个是国家统计局驻各省调查总队的数,一个是农业部门的数。记得省的数字曾为法定数,其余数为参考,鉴于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为了面子好看或其他一些原因,各级都容易出现数字最后由长官定的情况。
现在各省的统计公报,是由省统计部门和国家统计局驻省调查总队的名义联合发布的,各省应当都是这样,两方面的统计进行过校核,公布的数为法定数。农业部门也在说预计数,如说今年预计增产多少,一些领导部门,也会这样说,但这一数据不是法定数,他不是结果统计,最后的数据,还是必须以统计部门的为准。从前我在农村调查,发现农业部门的数,往往会高于统计部门的数,这可能是因粮食生产属农业部门抓的工作,有夸大业绩的因素在内。
尽管如此,如果今年全国再报增产,那就是连续十年增产了。如有人问我,你相信粮食产量十连增吗?我还是不敢完全相信。连增十年,这有些离奇。务农人口大量减少,近些年来大面积灾害频繁,减产因素很多。以今年为例,正是最需要水的时候,旱灾严重,还是罕见高温,甚至突破历史极值,蒸发量极大。到8月中旬,公布的是近亿亩受旱灾,后受台风影响,有过两次较大范围强降水,到8月底,才缓解。但国家防总说 了,到8月底,多年同期受旱面积平均值是1.27亿亩,超过了今年,似乎又有些说不清了。
各省、市、县都有统计调查队。粮食产量的统计,不是一家一户的简单累加,而是通过抽样调查得出各种作物的当年度单位面积产量,然后在数据模型上得出各省市县的粮食产量。
从地方到县市省的农业部门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调查、估算、统计、走访、落实,最后上报中央,只要不虚报,每年的粮食总量就出来了。
村里捏个数报乡里,乡再捏个数报县里,县再报市市报省……然后就大丰收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行业造价编出来的!全国耕地大幅减少,粮贱农民拒种,何来粮食增产?
要靠灭绝人的转基因提高产量是农业部的恶招,农业部是不吃转基因的,它们只给国人吃!
我同学省x科院的,某省就不说了,每年夏秋两季就带着报表下去各县里,分管x业的副县长,x业局局长像招呼老爷一样招待他们,一条龙服务后,什么数字都由县里报,收了红包,土特产就返回省城,他说平时闲得死,就那段最风光,他也沉重的说,他也是农村出来的,确实对不起农民,对不起社会,但以个人的力量也很无奈,况且家庭也要他支撑,只能牺牲自己的良知,我们听了也是陪一阵苦笑。
我告诉你,村里报,县上拿,市里瞅,省上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