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通常是指中国各级政府设立的公共服务电话,用于提供政府服务、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然而,近期确实有冒用“12345”进行诈骗的案例,这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冒充“12345”客服诈骗的新套路,提醒大家注意:
1. "冒充官方客服":诈骗分子会冒充政府部门的客服人员,以“您的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存在风险”为由,诱导您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
2. "假借官方活动":诈骗分子可能会以政府开展某项活动为由,要求您参与,并承诺高额回报,实则诱导您进行投资或转账。
3. "虚构紧急情况":诈骗分子可能会虚构紧急情况,如“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等,要求您立即配合调查,并引导您进行转账。
4. "钓鱼网站":诈骗分子会通过发送含有钓鱼链接的短信或邮件,诱导您点击,从而窃取您的个人信息。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1. "核实身份":接到类似电话时,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或直接拨打官方电话确认。
2. "不轻信陌生信息":对于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转账等操作的要求,要谨慎对待,不要轻信。
3.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4. "安装杀
相关内容:
经过长期的反诈宣传
我们知道了
骗子有00开头虚拟电话号码
有数字多于正常号码的
还有乱码的
而现在
骗子又打起了官方号码的主意
连“12345”都可以冒充

案例一
2025年5月,某市的孙女士接到显示为“12345”市长热线的短视频APP电话,称其开通了直播会员,将每月扣费2000元,如需要关闭,必须要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
于是孙女士点击了对方发来的陌生网址,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及其他重要信息填在了网页中,对方表示自己已处理,但孙女士未收到取消通知。次日,孙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内数万元被转出,意识到自己被骗,损失数万元。
案例二
2025年4月,某市的庞先生接到显示为“12345”市长热线的短视频APP电话,称其开通了女主播直播间会员自动续费,月底将扣费5000元。庞先生担心对方所说的扣费服务,表示要取消,对方称是平台后实习生误操作将庞先生设置成了会员,如果要取消要下载“云议通”软件并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庞先生着急取消,便听从了对方的指示,在软件中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等重要信息,随后庞先生手机收到多条扣款短信,损失十余万元,于是意识到被骗。
诈骗手法解析
骗子冒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冒充抖音客服(或银联工作人员)以取消短视频APP付费项目为由引导受害人下载远控软件。
发送虚假链接,引导用户点击输入信息,随后回拨电话,以“协助关闭”为由,诱导用户下载涉诈会议类软件(如“云会议”“银联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
以“验证资金”“操作失误”等理由,要求用户将银行卡余额转入指定账户,并承诺会原路返回通过屏幕共享获取用户的银行账号、验证码等信息,进而操作转账,盗取用户资金。
如接到“12345”市长热线,自称为抖音、支付宝、微信等官方客服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转款;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12345”市长电话热线平台除了回访电话,不会以任何方式主动联系市民,索要市民的个人信息。
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均是诈骗!
素材来源: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来源: 平安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