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可能性,谷歌放弃Chrome,这背后真的可行吗?

探讨可能性,谷歌放弃Chrome,这背后真的可行吗?"/

谷歌卖掉Chrome这个想法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在现实中面临诸多挑战和限制。
1. "市场垄断担忧":Chrome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网页浏览器,谷歌拥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如果谷歌卖掉Chrome,可能会引发反垄断问题,因为这将减少市场上主要的浏览器竞争者。
2. "监管障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对大型科技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管,尤其是那些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监管机构可能会对谷歌出售Chrome持谨慎态度,甚至可能拒绝批准。
3. "技术复杂性":Chrome作为一个复杂的软件产品,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开发者社区。将其出售将涉及技术、法律和商业方面的复杂问题。
4. "用户依赖性":Chrome已经成为许多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卖掉Chrome可能会影响谷歌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对谷歌其他服务的信任。
5. "商业价值":尽管Chrome本身可能不产生直接收入,但它为谷歌的广告和其他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流量和用户数据。如果谷歌卖掉Chrome,可能会失去这部分价值。
6. "替代方案":即使谷歌卖掉Chrome,也可能有其他公司愿意购买,但这样的替代方案可能并不理想,因为Chrome的技术和用户基础是独一无二的。
综上所述,虽然从理论上讲谷歌卖掉Chrome是可行的,但在现实中,这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限制。

相关内容:

在反垄断案判定 Google 滥用搜索引擎市场地位之后,Chrome 成了美国司法部“开刀”的重点对象。但问题是——Chrome 真的能脱离 Google 独立存在吗?

在 Markdown 创始人 John Gruber 看来,这几乎是天方夜谭。Chrome 的核心 Chromium 在技术上是开源的,而商业上,用户依赖的是与 Google 的深度绑定,严格说来,他们是 Google 用户,不是 Chrome 用户。Gruber 毒舌直言:让谷歌卖掉 Chrome,就像让它卖掉 logo 上的两个 “o”,听起来热闹,实际上一地鸡毛。

作者 | John Gruber 编译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去年 11 月,法官 Amit P. Mehta 裁定谷歌在网络搜索领域非法维持其垄断地位之后,美国司法部就一直要求谷歌强制剥离 Chrome。对于这件事,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析,一是商业角度(我认为司法部只考虑了这个角度),另一个是技术角度。

但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种做法都说不通。我不是在讨论强迫谷歌出售 Chrome 是否公平或正义,而是在质疑从实际操作是否行得通。


商业角度

“强迫谷歌出售 Chrome 是其垄断行为应有惩罚”的前提,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Chrome 本身是一个有价值的资产

对此,彭博社的记者 Leah Nylen 和 Josh Sisco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标题直接断言“如果法官下令出售,谷歌的 Chrome 估值最高可达 200 亿美元”。他们的估值来源,仅仅是彭博社一位分析师的话:

“如果真的出售,Chrome 的价值至少在 150 到 200 亿美元之间,因为它的月活用户超过 30 亿。”彭博社分析师 Mandeep Singh 表示。

而 TECHnalysis Research 的 Bob O’Donnell 则指出,潜在买家的出价可能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将 Chrome 与其他服务绑定起来。“Chrome 本身并不能直接赚钱,”他说,“它只是其他服务的入口。单从收入角度,很难衡量它的价值。”

“30 亿用户 = 150~200 亿美元”这不是严谨的估值方式,只是胡说八道。用户目前对谷歌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们在 Chrome 上大量使用谷歌搜索。此外,Chrome 用户也通过使用其他谷歌平台(如 Maps 和 Gmail)为谷歌带来广告收入。Chrome 还会引导用户更多使用谷歌的服务,例如 Docs。从这个角度来看,Chrome 对谷歌的价值似乎是天文数字。但这并不代表 Chrome 自身独立存在就具备价值。

谷歌也能通过其他浏览器(比如 Safari 和 Firefox)的用户展示搜索广告赚钱,但这类合作需要向浏览器厂商支付“流量获取费”——使用 Safari 的钱给了苹果,使用 Firefox 的给了 Mozilla。2021 年,这笔费用总额超过了 263 亿美元,其中接近 200 亿美元流向了苹果。外媒《The Verge》的 David Pierce 在当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为了让大家理解这 263 亿美元的规模: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其最近一季度财报中披露,谷歌搜索广告业务一个季度收入约 440 亿美元,全年约 1650 亿美元。整个广告业务(包括 YouTube)总利润不到 900 亿美元。粗略一算,谷歌把约 16% 的搜索收入和近 29% 的利润交给了这些分发渠道合作方。

有一点必须记住:谷歌并不是为了让苹果或 Mozilla 在 Safari 和 Firefox 中设置谷歌为默认搜索引擎而付钱给他们。谷歌支付的是按搜索量计费的费用,也就是说,只要用户通过这些浏览器使用谷歌搜索,谷歌就付钱。也许合同中写明苹果和 Mozilla 会把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但即使有,那也不是谷歌付款的真正原因。谷歌支付的是“每次搜索”的费用。

大家普遍认为,美国政府对谷歌的反垄断诉讼最终会限制谷歌与其他浏览器签订默认搜索协议的权利。但即使真的如此,结果可能也很清楚。

一种可能是:苹果(以及 Mozilla、三星和其他一些目前默认使用谷歌搜索的浏览器厂商)仍然会选择将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尽管在未来的“流量获取费用(TAC)”协议中,这不再是合同约定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目前谷歌和苹果之间的 TAC 协议可能是这样的:

谷歌每收到一次来自 Safari 的网络搜索,就支付给苹果 X 美元,并且苹果必须将谷歌设为 Safari 的默认搜索引擎。

而在 DOJ(美国司法部)的案件尘埃落定之后,这份协议可能会变成:

谷歌每收到一次来自 Safari 的搜索,就支付苹果 X 美元,但苹果没有义务将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

然后苹果很可能仍然会选择保留谷歌为默认搜索引擎,TAC 的钱照样收。Mozilla、三星和其他浏览器厂商也是如此。毕竟,这笔钱非常可观,谷歌仍然被认为是最佳通用搜索引擎,用户也习惯了使用谷歌。

即使谷歌真的被禁止在其他浏览器中担任默认搜索引擎,我也不认为这会改变 TAC 的现状。但这种裁决本身其实也挺奇怪的,对吧?毕竟输掉反垄断诉讼的是谷歌,政府也只是限制谷歌不能再签订“谷歌必须是默认搜索”的合同。苹果并没有输掉诉讼(至少目前没有),Mozilla 更没有。那么,又凭什么限制苹果或 Mozilla 自主决定继续使用谷歌作为默认搜索引擎呢?即便真的做出这种限制,他们也不会把默认搜索切换成 Bing 或 DuckDuckGo 之类的服务,而是会像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要求的那样,在首次使用时给用户一个“搜索引擎选择屏幕”,让用户自行选择。而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谷歌,所以本质上不会有什么变化。即使是在欧盟,这种选择机制已经执行多年,谷歌的市场份额依然超过 90%。很难想象美国法院会裁定浏览器开发商甚至不能把谷歌作为一个可选项来内置搜索引擎(毕竟连欧盟都没这么做)。

如果司法部进一步禁止谷歌向浏览器厂商支付 TAC,那对苹果、Mozilla 和三星等厂商来说就更像是一种惩罚了。在这种情况下,谷歌反而可以省下所有原本用来买流量的钱——这等于是“奖励”了谷歌,却“惩罚”了苹果(对 Mozilla 来说可能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而拥有 Chrome 浏览器的好处之一就是:谷歌不需要像在 Safari 或 Firefox 上那样支付 TAC,用户用的是自家的浏览器,谷歌自然无需给任何第三方付费。这也是 Chrome 对谷歌极具利润价值的关键,不是因为它本身赚钱,而是因为每一次在 Chrome 中发起的谷歌搜索,谷歌都节省了一笔流量费用。

如果谷歌被迫出售 Chrome,并找到了买家,那么买家最看重的显然是:他们可以像苹果那样,从谷歌那里收取 TAC 费用。

谷歌风投的合伙人 MG Siegler 去年也随口分析过,如果美国司法部成功迫使谷歌出售 Chrome,可能的买家会是谁:

谁会出多少钱来买 Chrome,其实并不明确。彭博社曾提出 OpenAI 可能是潜在买家之一,但政府真的会希望这样吗?这无异于在另一个领域“加冕”一个新的霸主,或者说加固一个已经崛起的新霸主。而 OpenAI 背后主要的金主是微软,考虑到微软的 Edge 浏览器本就基于 Chromium,他们或许会出手收购。收购 Chrome 可以帮助他们强化 Bing 搜索和其他 AI 服务。但这对政府来说也会极其尴尬。

苹果显然不会想买 Chrome,理由不言自明,监管层也不会批准。Mozilla 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架构,虽然他们目前确实处境艰难,也许可以搏一把“绝地反击”,但他们负担得起吗?而且说到底,他们收购 Chrome 后又能做什么?Mozilla 本身没有搜索引擎,AI 方面也只是刚起步。难道是收购 Chrome 然后跟 Bing 或 DuckDuckGo 签协议?谁想要这种“拼接怪兽”一样的浏览器?Opera 等其他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很难找到一家既买得起 Chrome、又能通过监管审批的合适买家。如果 Chrome 卖不了高价,或者根本就卖不出去,那司法部强迫谷歌出售它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就像要求谷歌“把名字里的两个 o 卖掉”一样荒唐。


技术视角

外媒 Ars Technica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