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的一键报警功能确实存在,但它并不是所有智能门锁都具备的标准功能。以下是一些关于智能门锁一键报警功能的基本信息:
1. "一键报警功能":当智能门锁检测到异常情况(如非法入侵、异常开锁等)时,用户可以通过按下门锁上的报警按钮或者通过手机APP远程触发报警。
2. "报警方式":智能门锁的一键报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门锁内置的报警器发出声音,二是通过手机APP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手机。
3. "报警范围":这种报警功能主要是为了提醒用户或附近的安保人员,通常不会直接联系警察或紧急服务。
4. "依赖因素":智能门锁的一键报警功能依赖于网络连接和手机APP的正常运行。如果网络连接不稳定或APP出现故障,报警功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5. "安全性":虽然一键报警功能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安全系统。对于严重的安全威胁,用户仍然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总的来说,智能门锁的一键报警功能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但不应过分依赖。在选购智能门锁时,还需考虑其他安全功能,如指纹识别、密码锁、摄像头等。
相关内容:
王二小上学的时候,班里最后一排靠门的同学一般负责通风报信。一句“老师来了”,全班立即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所以,王二小预想中的智能门锁也是这样的。在我进入房间的时候告诉其他家电:“王二小那个逗比回来了”。

然后空调、音乐、灯光全开,百叶窗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扫地机器人献殷勤地开始扫地。如果是我爸回来就会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打开CCTV3,门锁能够根据指纹、密码、app_ID 的不同对人进行区分服务。
不过王二小真的还是太天真了,这种理想的智能化设备,没有个十年的摸索果然还是漏洞百出啊。
今天,南方都市报发了一篇智能门锁的测试报告,他们测试了美的LK-BF203-Z、亚太天能V9E、绿米ZNMS11ZM、顶固D1、蝉东光学头指纹锁、某电商平台购买的无品牌锁第一代光学头门锁设备,测试结果显示,指纹锁都能用指纹膜打开,智能门锁的一键报警只能通过APP内接收消息,接警人没下载APP就是白搭……
王二小内心都震惊了,难道你指望接警员是专门为你服务的吗,还要为你下个APP?
一键报警功能为什么不用短信通知?中国智慧人居产业促进会秘书长陈军表示,APP和短信都需要接入网络,短信需要接入运营商网络,成本较高,APP接入成本低。

在国外被视作极大提高幸福感的智能门锁,在国内则遭遇了惨败。
在销售量上全年所有智能门锁的数据加在一起甚至还不如小米的一部手机销量高,价位上则呈现胶着的样子,在2000到4000的价位上分布了大部分的厂家,而低端厂家希望用400-500的价格获得一批尝鲜客户却也收效甚微。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智能门锁取代传统机械门锁是必然趋势,但国内的应用率真的低得可怕。

除了太贵的原因以外,因为安全问题频出,导致人们对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充满质疑。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第九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上,一位前来“踢馆”的女士,手持仅几百块钱的“小黑盒”,当场挑衅智能锁商,“你们的锁,我3秒就能打开!”
该女士当着众人的面,破解了多款智能锁,最短用时3秒。
动辄数千元的智能门锁,却败倒在一个小小的“小黑盒”面前,这让不少买家和智能锁商家看了“心惊惊”,更是让围观群众心凉凉。
这个烟盒大小的黑色塑料盒,顶部延伸出一组铜线圈,原理类似特斯拉线圈:利用变压器使普通电压升压,形成强磁脉冲,突破智能锁的电容组件,让自动锁运行,从而破解成功。

轰轰烈烈的一年一度的永康展会,就这样闹剧一样地结束了,业内无序抄袭、疯狂贴牌、严重同质、追求低价、忽略安全的毛病,赤裸裸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让大家对市场这样的发展方向感到失望。
尽管9月底由中国电信、中移物联及相关企业,在电信终端产业协会(TAF)制订的《智能门锁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以下称“智能门锁安全标准”),在第十届中国电信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也没能挽回消费者对智能门锁的失望。

今日,南方都市报的对智能门锁的测试报告,更是暴露出智能门锁的安全依然薄弱。
以牺牲品质、牺牲安全为代价的市场是没有未来的。无论是什么锁,第一要务就是保证安全,便捷性并不是刚需。

现在很多看似高级的智能门锁都开发了很多附加功能,比如可以连接WIFI,可以用手机直接开锁,那么普通家庭到底有没有必要选择这种呢?
其实是完全没必要的!!!
因为,只要是联网,就一定有后台,是一定会有BUG的。
听王二小的,安全和便捷,必须选安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电脑报新媒体矩阵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