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将至!儿童手表“已读乱回”诱导付费问题引关注,家长如何应对?

新国标将至!儿童手表“已读乱回”诱导付费问题引关注,家长如何应对?"/

儿童手表作为电子产品的一种,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已读乱回”和诱导孩子付费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新的国家标准,以规范儿童手表市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关于新国标的一些信息:
1. "限制“已读乱回”功能":新国标拟规定,儿童手表不得设置“已读乱回”功能,以防止家长误解信息,影响亲子沟通。
2. "禁止诱导孩子付费":新国标将严格限制儿童手表的付费功能,禁止诱导孩子进行消费。同时,对于付费项目,需明确告知家长,并征得家长同意。
3. "加强内容监管":新国标要求儿童手表提供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新国标将加强对儿童手表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儿童隐私安全。
5. "提高产品质量":新国标对儿童手表的电池、屏幕、音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国标,相关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监管":加大对儿童手表市场的监管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2. "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家长和消费者对儿童手表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
3. "鼓励创新":支持企业研发

相关内容:

5月14日,据工信部官网消息,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公示期为2025年5月14日至2025年6月12日。

工信部就《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国标征求意见。

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360、小天才、小米米兔等多款儿童手表产品的智能问答功能陷入争议,出现诸如“所有高科技是西方发明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诚实的人”、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等严重错误。

针对儿童手表的内容安全问题,上述标准拟规定,手表不可预置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手表的语音问答应用提供的信息要来自固定知识库,其中需要网络爬取的内容,也应遵守严格的安全审核要求。

手表不可向App默认开放摄像头、定位等权限

根据工信部官网提供的编制说明,该标准由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担任起草组组长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六零智慧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等共同起草。

关于儿童手表的定义,该标准的适用对象是提供3周岁及以上,14周岁及以下儿童使用的手表。结合产品特点,标准对儿童手表的外观安全、阻燃性、防水性能、化学性能、网络安全、网络沉迷防治、付费管控、电池安全、通讯录交换、生物特征识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网络安全方面,上述编制说明提到,根据2015年~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的风险监测中,风险监测的 40 批次样品中,17 批次存在信息安全漏洞,该项目不符合率为 42.5%。此外,2024年发生多起AI问答内容错误等严重产品质量风险问题,因此标准对儿童手表提出了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内容安全的要求。

具体而言,为确保儿童智能手表的信息安全,标准要求儿童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在维保周期内具备安全升级功能,并能支持监护人在管理端或者手表端自主选择升级与否;对于涉及儿童网络权益侵害的补丁更新,要求在管理端主动弹窗提醒升级。同时要求手表可以识别防范恶意程序被预置或安装,要有开机和锁屏保护密码,并具备多次接收错误身份鉴别锁定产品功能。

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上述标准也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包括,除系统内置功能和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形外,禁止向儿童智能手表上安装的应用程序提供不可变更的唯一设备识别码。同时,手表不可向应用程序默认开放麦克风、摄像头、定位等权限,必需使用的权限,应在手表操作体系或管理端界面提供申请使用选项,并支持监护人单独同意后开放权限。

儿童手表不可预置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当前我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大约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拥有智能手表,在城市中,儿童智能手表佩戴率更是超过50%。

从功能看,现在的儿童手表越来越像一部“腕上手机”,不仅能提供定位、打电话功能,也可拍照、聊天等;随着大模型的兴起,一些儿童智能手表还具备AI问答功能,但也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2024年以来,包括360、小天才、小米米兔多款儿童智能手表厂商陷入舆论争议,出现“已读乱回”,甚至“毁三观”的错误答案。对此,有厂商回应涉事儿童手表是通过抓取互联网公开网站上的信息来问题,已紧急作出整改。

为保障产品的内容安全性,新国标拟规定,儿童手表不可预置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且语音问答应用提供的信息要来自固定知识库,其内容选用面向未成年人的正规出版物。

如需要网络爬取的内容,标准也给出了严格的安全审核要求,明确知识库中的每条内容均应至少经过一名审核人员进行人工信息安全审核,过滤其中违法不良信息、与科学常识不符的或不适宜儿童查看的内容。

标准还提到,手表在非语音问答应用中确需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使用模型要通过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同时要求厂商建立儿童专属内容池,建立向儿童提供信息内容持续安全检测的机制,每天开展安全检测并保留记录,对于出现违法不良内容的,要及时处理或停止使用该服务或接口。

南都记者注意到,标准也对儿童手表的广告内容作出限制——要求手表及其预置应用程序不可设置开屏广告,手表应用程序内置广告的,要设置显著关闭按钮或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当儿童手表逐渐变得智能手机化,如何避免出现网络沉迷的情况,也是此次国家标准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为此,标准提出手表不可预置包含游戏、小说等娱乐导向功能的应用,并对时长管控、应用管控及付费管控等作出要求。

具体而言,标准拟要求,儿童智能手表应支持设置可使用时长和可使用时段,并支持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具备管理端管控能力,包括设置和调整限额、查看账单等功能,具有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应设置安全锁或密码等。

此外,标准还明确儿童智能手表及其预置应用程序不应设置充值功能,首次开通支付功能,需要满足告知详情等方面的要求。

采写:南都记者李玲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