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潜伏青少年身边的“自杀游戏”,家长须知及应对策略

揭秘潜伏青少年身边的“自杀游戏”,家长须知及应对策略"/

相关内容:

暑假已至,神兽们处于家中,是在上网课,还是在玩游戏,或是参加补习班呢?

家有神兽的家长们,可曾关注过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他们拿起手机玩游戏的时候,可曾注意过他们的神情以及玩的是什么游戏?

前天,与一位邻居聊聊,她说起今年将要升初三的女儿,满是无奈及愤慨。她说女儿到了青春叛逆期,现在每天无心向学,总是抱着手机过日子。她管得严格,想要把孩子的手机收起来,孩子以离家出走作为要挟,无奈之下,只能任其由之。

每天她在家里都会念叨女儿,女儿听了心烦,拿起手机约上几个好友,到外面找一家肯德基,或者某家茶店,几个人围在一起玩起了网络游戏,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中,她一脸的无奈,确实现在的孩子对电子产品过分的依赖,甚至玩上了瘾。而危险正在无形中靠近。

一、可怕的自杀式游戏

近期,网络中流传着一款自杀游戏。据央视网报道,现在网络上出现一些自杀游戏,游戏通过层层设置卡,让玩家出现类似自杀的结局,其目标大多是青少年学生,而青少年一旦进入游戏,就无法退出。

据游戏玩家阿华介绍,自杀式的死亡游戏,鼓励玩家在50天内完成各种残忍伤害自己的任务,一步步侵入玩家的内心,让玩家对这种游戏的抵触感消失。

他可以强迫玩家使用小刀或剃刀在手臂上画出动物的图案,或者要求他们全天观看恐怖电影,或者命令他们凌晨4:20就起床……这些任务环环相扣,一步一步指导玩家走向死亡。

当玩家意识到这种游戏的不对劲时,想要退出,却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无法退出。因为从一开始参与这款游戏,就要求男性必须提供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而女性甚至被要求手里拿着身份证拍摄裸照。当青少年想退出时,它便以此要挟阻止青少年中途退出。

看到这样的游戏规则,家长们是否大吃一惊?这分明就是一条不归路,若孩子不小心踩进了这个坑,那意味着她难以自拔。

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这游戏跟几年前臭名昭著的“蓝鲸自杀游戏”极为相似。

蓝鲸自杀游戏是俄罗斯一个叫Philipp budeikin发明的。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四月,总共发生过130起青少年自杀案件,其中因为加入这款游戏后有14岁少女卧轨自杀案。有两名女学生,一名15岁和16岁一起从14层公寓楼顶跳下,还有一名17岁的印度少女,因为加入蓝鲸游戏,对人生绝望,两天之内自杀了两次。

此可见这款类似的游戏,其危害性极大,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以防青少年染上游戏瘾。

二、家长青少年该如何预防?

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家长,先要了解有这样一件事,以及这款游戏的危害性,要了解这款游戏的特点,当发现身边的孩子喜欢沉迷游戏时,必须过问一下,去看看她到底在玩的是什么?

许多家长对网络游戏一知半解,只知道游戏毒害性很强,却不知道游戏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家长自身没有玩过,不知道游戏是如何捉住人的心性使其着迷的。

因此,不了解即无知,无知便不能说服孩子,也难以管教孩子。所以家长先要对着游戏的内容、性质、危害了解得一清二楚,也要让孩子明白这个游戏有多么恐怖,让孩子在思想上开始有抵抗意识,这才是成功防御的第一步。

其次,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特点的变化,使其情绪容易激动,要么过于兴奋,要么过于颓废,此时做事容易偏激,钻牛角尖,走极端。

据蓝鲸游戏的发明者介绍,它主要通过社交网络,抓住那些经常发布悲观消极信息的用户,给这些被选中的用户发送游戏。

你不是想知道死亡是什么吗?加入我们,你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就是他们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激起好奇心重的青少年的注意,青少年若好奇点击,便一步步被引导进入游戏而难以自拔。

在游戏设计者的观念里,他认为这些思想消极的孩子,不过是一些生物垃圾,他们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他觉得自己是在帮助社会清理垃圾。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青春期的情绪变化,当发现他们消极颓废的时候,应该加以关心、引导。若家长引导无效时,可以求助师长或者医生。

最后,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她一生心灵的温泉。寒暑假时间长达一两个月,这段时间学生没有在学校上课,失去了正常的学习规律。

此时在家中,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他必定无所事事,会觉得生活很无聊,而手机世界里精彩无限,自然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吸引力。

现在手机世界里的陷阱实在太多,只要某个软件跳出一条链接就可以撩拔起好奇心重的孩子的探索欲,只要他用手轻轻一点,就可能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在这漫长的一两个月时间里,家长要么花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要么给孩子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如果家长由于工作的忙碌,无法亲自监督孩子,那么可以考虑给孩子报校外机构兴趣班。或者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孩子去打暑假工,体验社会生活,增加社会实践。

让孩子在这段时间有事可做,挤掉孩子大量空余的时间,让孩子的生活跟读书时一样,有规律,有计划,充实忙碌,相信他对手机的依赖性就会降低。

防微杜渐,任何事情都是从小事发展而来,父母发现孩子生活当中有什么坏的习惯,一定要从小抓起,多加强孩子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孩子乐观向上,热爱学习,告诉孩子不要随便在网络中发布消极负面厌世的信息,以防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不正当的行为时,一定要及早报警,同时举报该游戏,带孩子远离毒瘤,该就医时绝不拖延!

关爱孩子,让孩子远离网络、健康成长!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