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多款充电宝,6月28日起禁止携带

好的,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从6月28日起,多款充电宝将被禁止携带。为了确保您能够了解具体哪些充电宝被禁止携带,以及相关的原因和规定,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要点:
1. "禁止携带的充电宝类型":通常包括体积较大、容量超过规定限制的充电宝,或者某些特定型号的产品。
2. "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充电宝存在安全隐患,如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
3. "具体规定":了解相关部门发布的具体规定,包括禁止携带的充电宝型号、容量限制、适用范围等。
4. "出行影响":在出行前,请检查您的充电宝是否符合规定,以免在安检时遇到麻烦。
5. "替代方案":如果您的充电宝被禁止携带,可以考虑购买符合规定的充电宝或者使用其他充电方式。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规定请以相关部门发布的官方通知为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或咨询相关部门。

相关内容:

据中国民航报6月26日消息,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CCC标志式样。

据悉,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上述情况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持续增大。

对此,民航局决定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进一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并要求民航相关单位加强组织、做好宣传告知、严格查验、改进服务、做好应急准备等工作。

图源:羊城派

通知要求,各航司及其代理人应加强对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的警示宣传,让更多旅客了解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和管控政策,积极引导旅客不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各机场要充分利用广播、动态显示屏等形式,在安检通道、值机柜台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资料或增加提示环节,多场景密集宣传携带充电宝乘机安全风险及管控政策。

通知强调,各机场安检部门要加强对旅客随身携带充电宝查验,严防旅客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各航司、机场要在安检现场增派工作人员,做好旅客的服务指引及解释工作。要合理设置旅客对充电宝的自弃、暂存区域,明确暂存手续和流程,为旅客自弃、暂存提供便利,提升旅客对政策的理解度和配合度。

通知指出,各机场要参考《航站楼旅客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设施建设指南》,抓紧做好航站楼内旅客充电设施的加装、维护,提高充电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可得性,更好满足旅客进、出港时的充电需求。

通知还要求各航空公司、机场加强旅客服务人员培训管理,确保员工熟悉掌握充电宝安全风险及政策,以便能够准确、有效地回应旅客问询。同时,各单位要按要求进一步完善锂电池起火、冒烟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员工情景意识、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妥善处置。

为什么要实施

CCC认证管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由于锂电池、充电宝本身所具有的化学特性,比如,使用了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其“先天性”存在一定潜在风险。尤其是当产品生产工艺和结构不符合国家标准等技术要求时,或者在运输、使用环节,遭受极端高低温、严重磕碰、长时间过充等特殊情形,就很容易发生热失控,造成电池鼓胀进而引发起火、爆炸、过热或者漏液等安全问题,直接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安全。

选购锂电池、充电宝时

认准CCC标志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锂电池、充电宝时,一定要认准CCC标志,注意使用不当仍有可能产生风险隐患。想要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还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第一,尽量避免边给电子产品充电边使用,或长时间给产品充电,这样会增加产品发热的风险。

第二,不要随意更换充电器,有些快充充电器充电功率较大,但对于某些没有限制保护设计的电池就可能造成过电压或者过电流充电,产生安全隐患。

第三,不要随意拆解产品或自行更换电池,对于非专业人员,工具的选择和拆卸安装是否熟练都会给手机电池带来刺激甚至损伤。

第四,要及时检修更换,电子产品浸水或者暴晒之后,应及时送到专业维修店进行检查确认,必要时对锂电池予以更换。

综合| 中国民航报微信公众号 市场监管总局

来源: 长江日报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