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技术的全国重启对于iPhone用户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eSIM,即嵌入式SIM,是一种集成在设备中的SIM卡,允许用户无需物理SIM卡即可激活和切换运营商服务。以下是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几个影响:
1. "简化流程":用户在购买iPhone时,可以直接通过设备设置选择运营商并激活服务,无需购买物理SIM卡和插入卡槽。
2. "灵活切换运营商":用户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的运营商之间切换服务,只需在设备上更改设置即可。
3. "节省空间":对于轻薄型手机来说,eSIM可以节省内部空间,有助于制造更小巧的设备。
4. "全球漫游":对于经常出国的用户,eSIM可以简化国际漫游的设置,只需在设备上选择相应的漫游套餐。
5. "市场推广":这一技术的推广可能会促进更多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采用eSIM,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eSIM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但并不是所有iPhone型号都支持eSIM。目前,只有部分较新的iPhone型号支持这一功能。此外,用户在使用eSIM之前,需要确保所选运营商支持eSIM服务,并了解相关的资费和套餐信息。随着eSIM技术的普及,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手机和运营商加入这一行列,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相关内容:
告别实体卡槽的时代正式开启~
还记得2023年那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吗?三大运营商突然宣布暂停eSIM业务,让无数智能手表用户惊呼“我的表变砖了”!
两年后的今天,通信行业迎来重大转折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确认将于2025年下半年全面重启eSIM业务。
对于翘首以盼的iPhone用户来说,这无疑是场及时雨。特别是即将面世的iPhone 17 Air,这款因极致轻薄设计而取消实体卡槽的机型,终于扫清了在中国市场上市的最大障碍。
PART 01
三大运营商eSIM重启进展一览
根据最新消息,三大运营商的eSIM业务推进步伐已经清晰可见:
中国联通:已在天津、北京、河北等25个省市率先恢复eSIM功能,其他城市的重启时间虽尚未明确,但已处于推进中。
中国移动:正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系统优化和资源准备工作,将逐步开放全国eSIM业务支撑,具体时间表有待官方公布。
中国电信:目前仍处于系统升级阶段,尚未开放eSIM办理,但预计年内会跟上整体节奏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正式迈入“无卡化”新时代。
PART 02
Phone 17 Air:eSIM重启的最大受益者
在众多期待eSIM重启的厂商中,苹果无疑是最大赢家。据多方爆料,即将于今秋发布的iPhone 17 Air将采用革命性的超薄设计,机身厚度仅5.5毫米,重量轻至146克。
为了实现这一极致轻薄,苹果在全球范围内都取消了实体SIM卡槽,全面转向eSIM解决方案。这一设计在eSIM普及率较高的海外市场没有问题,但在中国却遇到了政策壁垒。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iPhone 17 Air可能不会在国内发布,或者苹果需要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带实体卡槽的“特供版”,从而牺牲其引以为傲的轻薄优势。随着三大运营商eSIM业务的重启,这些担忧烟消云散。
PART 03
eSIM优势全解析:不仅仅是告别实体卡
eSIM(嵌入式SIM卡)与传统SIM卡相比,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使用体验升级:

极致轻薄设计成为可能
取消SIM卡槽为手机设计释放了宝贵空间。iPhone 17 Air能够做到5.5毫米的惊人厚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设计。节省的空间还可用于加大电池容量或增强散热性能。
一键切换运营商
想换套餐或运营商?不再需要跑营业厅换卡。通过手机设置就能轻松切换不同运营商服务,让“携号转网”变得像切换WiFi一样简单。
出国漫游从未如此轻松
落地异国他乡,不再需要寻找当地SIM卡。eSIM支持在线购买当地流量套餐,飞机着陆即自动联网,彻底告别“国际漫游焦虑”。
防水防尘能力大幅提升
取消卡槽开孔使手机具备更强的密封性,显著提高防水防尘能力。
多设备协同更智能
eSIM技术支持 “一号多终端”功能,让智能手表、平板等设备能共享手机号码和套餐,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
PART 04
为何eSIM曾被叫停?安全升级是关键
eSIM在中国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的突然暂停,背后有深刻原因:
诈骗风险难以控制
eSIM的“空中写号”技术曾被不法分子利用,批量注册诈骗号码,给用户和运营商带来双重损失。
计费漏洞导致运营商损失
技术漏洞使一些人能将eSIM“拆”成多张实体卡,超额使用流量,造成运营商严重损失。
此次eSIM重启,运营商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采用 “身份证+人脸识别”双重认证 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性;对计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封堵技术漏洞;制定行业规范,解决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
eSIM全国重启的深远影响远超技术本身,它重新定义了人与设备、设备与网络、网络与生活的关系。在这个无卡化的未来,唯一需要插卡的,恐怕只剩下我们对便捷生活的想象边界了。
eSIM重启后,你会第一时间尝试无卡手机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还记得2023年那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吗?三大运营商突然宣布暂停eSIM业务,让无数智能手表用户惊呼“我的表变砖了”!

两年后的今天,通信行业迎来重大转折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确认将于2025年下半年全面重启eSIM业务。
对于翘首以盼的iPhone用户来说,这无疑是场及时雨。特别是即将面世的iPhone 17 Air,这款因极致轻薄设计而取消实体卡槽的机型,终于扫清了在中国市场上市的最大障碍。

PART 01
三大运营商eSIM重启进展一览
根据最新消息,三大运营商的eSIM业务推进步伐已经清晰可见:
中国联通:已在天津、北京、河北等25个省市率先恢复eSIM功能,其他城市的重启时间虽尚未明确,但已处于推进中。
中国移动:正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系统优化和资源准备工作,将逐步开放全国eSIM业务支撑,具体时间表有待官方公布。
中国电信:目前仍处于系统升级阶段,尚未开放eSIM办理,但预计年内会跟上整体节奏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正式迈入“无卡化”新时代。
PART 02
Phone 17 Air:eSIM重启的最大受益者
在众多期待eSIM重启的厂商中,苹果无疑是最大赢家。据多方爆料,即将于今秋发布的iPhone 17 Air将采用革命性的超薄设计,机身厚度仅5.5毫米,重量轻至146克。

为了实现这一极致轻薄,苹果在全球范围内都取消了实体SIM卡槽,全面转向eSIM解决方案。这一设计在eSIM普及率较高的海外市场没有问题,但在中国却遇到了政策壁垒。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iPhone 17 Air可能不会在国内发布,或者苹果需要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带实体卡槽的“特供版”,从而牺牲其引以为傲的轻薄优势。随着三大运营商eSIM业务的重启,这些担忧烟消云散。
PART 03
eSIM优势全解析:不仅仅是告别实体卡
eSIM(嵌入式SIM卡)与传统SIM卡相比,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使用体验升级:

极致轻薄设计成为可能
取消SIM卡槽为手机设计释放了宝贵空间。iPhone 17 Air能够做到5.5毫米的惊人厚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设计。节省的空间还可用于加大电池容量或增强散热性能。
一键切换运营商
想换套餐或运营商?不再需要跑营业厅换卡。通过手机设置就能轻松切换不同运营商服务,让“携号转网”变得像切换WiFi一样简单。
出国漫游从未如此轻松
落地异国他乡,不再需要寻找当地SIM卡。eSIM支持在线购买当地流量套餐,飞机着陆即自动联网,彻底告别“国际漫游焦虑”。
防水防尘能力大幅提升
取消卡槽开孔使手机具备更强的密封性,显著提高防水防尘能力。
多设备协同更智能
eSIM技术支持 “一号多终端”功能,让智能手表、平板等设备能共享手机号码和套餐,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
PART 04
为何eSIM曾被叫停?安全升级是关键
eSIM在中国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的突然暂停,背后有深刻原因:
诈骗风险难以控制
eSIM的“空中写号”技术曾被不法分子利用,批量注册诈骗号码,给用户和运营商带来双重损失。
计费漏洞导致运营商损失
技术漏洞使一些人能将eSIM“拆”成多张实体卡,超额使用流量,造成运营商严重损失。
此次eSIM重启,运营商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采用 “身份证+人脸识别”双重认证 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性;对计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封堵技术漏洞;制定行业规范,解决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
eSIM全国重启的深远影响远超技术本身,它重新定义了人与设备、设备与网络、网络与生活的关系。在这个无卡化的未来,唯一需要插卡的,恐怕只剩下我们对便捷生活的想象边界了。
eSIM重启后,你会第一时间尝试无卡手机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