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账号改名功能上线,用户体验已成为焦点

百度账号改名功能的上线,无疑是对用户需求的积极响应。以下是对这一举措的分析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 分析
1. "用户体验优化":账号改名功能的上线,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个人品牌和社交形象。一个易于记忆、具有个人特色的账号名,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2. "竞争压力":随着社交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平台都在努力提升用户体验,以吸引和留住用户。百度账号改名功能的上线,可能意味着其他平台也将跟进类似功能。
3. "品牌形象塑造":一个独特的账号名有助于用户塑造个人品牌,提高知名度。这对于内容创作者、企业家等群体尤为重要。
### 影响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1. "账号名重复":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可能出现账号名重复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用户在社交互动中产生混淆。
2. "安全风险":改名功能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如恶意用户利用改名进行诈骗、侵权等。
3. "平台负担":账号改名功能可能需要平台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增加运营成本。
### 建议
1. "设置合理的改名规则":平台可以设置合理的改名规则,如限制改名频率、禁止敏感词汇等,以降低重复和风险。
2. "加强安全防护":平台应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恶意用户利用改名进行违法活动。
3. "优化用户体验":在改名过程中,提供清晰的指引和帮助,确保用户顺利改名。
总之

相关内容:

此前在今天4月淘宝上线修改账号名功能后,一度引发“300万人连夜修改淘宝名”,而在微信、淘宝账号名陆续支持修改后,日前百度也正式宣布上线改名功能。而在百度官方账号在微博发布的信息中,不出意料正是当年流行的“火星文”。

想必许多已有十余年网络冲浪经历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曾用过“非主流网名”,或是将自己的QQ号、手机号、生日设置为账号名,有的甚至是随便敲出来的乱码。但当时没人想到,年少轻狂时取的账号名能够在这些平台“顽强”存在十余载,甚至诸如百度账号还会出现在诸如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百度文库等一系列产品中,更是鲜少有提供面对其他用户的隐藏功能。

而等到百度终于提供可修改用户名的时候,不难想象有多少用户的青春岁月将就此翻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百度修改用户名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其中包括一年内没有修改过用户名、完成账号风险评估(当前设备登录时间满三天),以及账号近期无敏感操作记录。而在完成账号名修改后,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等产品的用户名也会自动进行更新,但也有诸如百度如流(原为“百度Hi”)暂时还不支持修改。


但无论如何,能够修改用户名的确算得上是“用户福音”了,毕竟除了出于对原有名字的嫌弃外,还有部分用户有出于隐私安全方面的考量。

事实上,微信、淘宝、百度这类产品此前没有推出修改用户名这一功能,一方面是因为早期在功能设计的疏忽,如今来看则显得有些不够合理。另一方面,修改用户名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类似淘宝、百度等平台的账户系统中,用户名已关联到诸多不同的数据库和相应业务中,在多年应用这一逻辑后再回头修改,无疑是件劳神费力、还容易出bug的“多余之举”。



当然,百度账号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并非只有“无法修改用户名”这一点。此前百度账号的“昵称”和“用户名”之间并没有差异,就与淘宝账户的昵称一样,即使用户费尽心思地进行修改,但实际上用户名还是会被公开显示,昵称反而像是自欺欺人。

但已坚持多年“无法修改账号名”的百度,如今为何又要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呢?恐怕也离不开“用户体验”四字。至少在微信、淘宝等平台都已提供修改用户名功能的压力下,百度想要在用户端获得更好的口碑,这一功能的上线就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第一步。


如今,相比于阿里、腾讯,甚至是字节跳动,百度APP在用户规模及粘性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其中,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2021年年度活跃消费者规模达9亿、商家数量超过1000万,微信更是成为了绝大部分用户的装机必备,坐拥超过12亿的用户数量,而抖音2021年公布的抖音搜索月活用户也已突破5.5亿。


尽管近年来百度方面一直强调“搜索+信息流”双引擎,但对于用户而言,其核心功能仍然是“搜索”。不过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各APP已成为“孤岛”的情况下,搜索作为流量入口的作用本就在下降,再加上搜素结果无法覆盖APP所导致的体验,也使得诸如“360搜索”、“Bing搜索”等竞争对手在体验上的差距已被日益缩小。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用户时长占比上,2020年百度系APP使用时间占比为8%,但2021年则已下降至7.7%。对此曾有观点认为,百度用户规模和用户粘性难以企及其他平台的根本原因,与“百度账号体系的缺失”不无关系。

曾一位前员工就曾指出,“百度的各个产品线缺少互相引流、相辅相成,唯一的贡献就是都在为大搜索贡献内容。根本原因就是百度没有一条线把这些产品穿起来,就是缺一个完善的账户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就是百度账号虽然能够登录包括百度地图、贴吧、网盘等一众APP,但不登录同一账号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并不大,彼此之间的关联也并不深。


但即便如此,百度允许用户修改账号名就能对此有所改变吗?或许两者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作为产品细节,逐步完善或多或少也将会带来一些帮助。并且由于目前用户只能在百度APP内进行修改,所以没准也能为其下载量和月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增加。

而所谓能够产生用户粘性和社群归属感的产品,百度旗下并非没有这类产品,例如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等。但如今百度贴吧已成为“昨日黄花”,而百度网盘的社交属性至今并未展露,因此多少也阻碍了用户对百度系产品的依赖。

如今百度的重心无疑又回到了百度APP上,自2019年开始,百度便对其移动生态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试图打造以百家号、智能小程序和托管页为支柱的移动生态。而此前在今年年初,百度方面也联合美团、顺丰、携程、知乎、猫眼、小红书等十余家平台开展互联互通,试图通过接入第三方小程序的方式,来丰富百度APP中的本地生活服务。

显然,承载了百度最大流量入口的这款APP,正在试图通过诸如账号改名功能以及方方面面的调整,来吸引更多用户的回归。但能否投入更多时间留在百度APP,还是重新找回百度贴吧里的社群归属感,或许并非上线改名功能便能够实现。

当然,无论是百度此前与大量第三方平台的合作,还是百度APP在用户体验上的提升,至少也说明着用户体验正在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焦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