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怎样快速把字写好?梁启超给出明确指导,让人茅塞顿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大家。他对于书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下是梁启超提出的几点关于如何快速把字写好的指导:
1. "选对字体":初学者应选择一种适合自己性格和审美的字体开始学习。如楷书、行书等,其中楷书是最为基础的字体,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2. "临摹经典":初学者可以通过临摹古代书法家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选择一些经典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等,仔细观察并模仿其笔法、结构。
3. "练习基本功":书法的基本功包括笔法、结构、章法等。笔法是指用笔的方法,如起笔、转笔、收笔等;结构是指字内各部分之间的布局;章法是指整篇作品的布局。
4. "持之以恒":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的艺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5. "注重观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要学会观察自己的作品,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6. "寻求指导":初学者可以请教书法老师或经验丰富的书法爱好者,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7. "培养审美":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审美。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相关内容:

很多人在初学书法时,往往只把关注点放在“学谁的字”“学什么帖”上,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法帖后,便开始埋头苦练,虽然非常用功,也极为虔诚,但进步很慢,甚至一直在走弯路,始终入不了门。长此以往,有些书友最后干脆放弃学书法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忽略了重要的一步,那就是了解执笔、练习等基本要领,只有先把它们搞清楚,再去临摹字帖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那么,初学者需要注意哪些内容?如何快速的写好字呢?

国学大师梁启超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经验,给出了极为具体和明确的指导,写成一篇《书法指导》,于1926年发表在了清华大学的刊物《清华周刊》上,其中“用笔要诀”一章便是对执笔、练字的归纳总结。


先是“执笔”,有五大要领:指密、拳空、腕活、笔正、锋齐。“指密”要做到:“指头逼紧,大指中指执笔,其余的帮忙。指头的间隔,不可太疏,疏则无力。”;“拳空”意思是:“拳非空不可……假使一把捉死,一定转运不灵。”

“腕活”是说:“腕要悬空……不可贴死在桌子上。离开一点,运用才可敏活”;“笔正”意思是:“执笔是手指,用笔还是手腕。笔头要端正,假使两面摆,一定无气力。用指力小,用腕力大。”;“锋齐”是在说:“把笔毛打开一半,让笔锋的力量,都到纸上,不让一毫落空,自然中正饱满了”。


接着,梁启超又提出“运笔”的五大要诀:画平、竖直、中满、转遒、锋回。“画平”是说“一笔写去,两端一般平”;“竖直”与“画平”其实一致;“中满”是说“一笔过去,中间不要蜂腰,气力始能到底。”;“转遒”是说:“转弯的时候,要遒劲有力,圆则如半环,方则如刀切,力务必送到。”;“锋回”意思是:“出锋的地方,一点一撇,最要注意,力量须灌到。”

这十点技巧如果我们能做到,把字写好自然不在话下。除此以外,梁启超还指出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是关于墨:“用笔最忌按,顶好不用墨盒……我常用砚慢慢的磨……而且蘸墨时不亏笔。新墨有光,旧墨无光……写完后,用水将砚洗净,再写时再磨。”


另一个是关于练习用纸:“初学临帖最好用九宫格,可以规定线的美,粗细、疏密、高低、长短、只须差一点,结果就不同了。临块碑十次,三次用九宫格,七次放开手写,一定能写得规律严正。”

以上便是梁启超对于初学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