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催债电话打到亲朋好友手机上,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困扰和尴尬的事情。这不仅打扰了朋友,也可能让你陷入两难。处理这种情况需要一些策略和沟通技巧。
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一、 保持冷静,明确问题核心"
1. "不要慌张或生气":接到这类电话时,首先要冷静下来。情绪激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让情况更糟。
2. "确认对方身份":在挂断电话前,可以礼貌地询问对方是谁(比如“请问是XX公司的催收人员吗?”),以及他们是如何知道你朋友手机号的。这有助于你了解情况。
3. "了解债务情况":尽快联系债务人本人,了解债务的真实情况。是谁欠的钱?欠多少?欠了多久?有没有逾期?债权人是谁?催收方是什么机构?
"二、 与债务人沟通,解决根本问题"
1. "要求债务人出面处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让债务人自己与催收方沟通,或者直接处理债务问题。你可以建议债务人:
"与债权人协商":尝试与原始债权人沟通,看是否能协商还款计划、减免部分利息或费用。
"准备还款":如果确实有债务,应尽快筹款还款,还清后催收电话自然就会停止。
"了解自己的权利":告知债务人,根据中国法律(如
相关内容:
今天真是长见识的一天
上午工作时意外接到了一个催债人电话。当然这个电话不是催我的,但是恐吓的口气也着实吓了我一跳。
遭遇暴力催债
当这个陌生的手机号码显示在我的屏幕上时,我客客气气的问您好。对方却特别不客气的问我认识✘ ✘不,并让我告诉他快点还钱。

被催债的人我的确认识,是我以前的同事,去年或是更早时就已离职了。我可能是有些胆怯,所以本能的说了句不认识,结果对方客气地说“对不起,打错了。”随即挂断了电话。
正在心有余悸的时候,这个电话号码又打了过来,我赶紧挂断,并将此号拉黑。
我也不知道已经离职的同事为什么留下我的电话,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莫名地紧张。
午餐休息时,听同事们闲聊说他们也接到了有关这个同事的催债电话。看来不是我自己被骚扰。
只是大家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的直接回复称联系不上,有的比催债人更凶的一通回骂,还有人赶紧给这位前同事发微信告之此事。
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爆电话通讯录”。大概意思就是欠债不还就入侵你的通讯录找你手机里存储或有过通话记录的人打电话催债。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莫非就是催债?但是打扰别人,就能给当事人施压吗?难道还是期待非亲非故的人帮着还债?

暴力催债不合法
我简单地查了一下电话催债是否合法。有不少律师很明确地表示,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可是要怎么应对,说的却是不清不楚。
随后我查询了相关的投诉电话,有12378(银保监投诉电话),还有12363(人民银行金融消费电话)。我比较社恐,没去拨打尝试。但是我仔细查看了两部热线的受理范围,应该不太对口,或者说可能不是直接解决问题的。
也有人说直接拨打12345或12315热线。我认为市长热线和消协可能差得更远。
最终在一个博主现身说法下,我相信拨打110可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了。当然,希望永远不用用到。
那么如果真的需要投诉解决,我们又应该保存哪些证据呢?

一招精准打击
像“爆通讯录”这种方式都是暴力催债的一种。只要你不在乎颜面,其实真的无所谓。
既然暴力是违法的,就不用太过紧张。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通过骚扰你身边的人逼你就范。有能力还,没能力就慢慢还。如果有亲朋好友因为此事给你打电话,你也只能好好安抚,谁让债是你欠下的呢?因为他们除了打电话,也不会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去骚扰亲朋好友了。
如果自己真的因此被起诉、上征信,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查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多也就是被限制高消费而已。要么还债的人也不能去旅行,那就不坐飞机,不坐高铁。但是面对暴力催债还是要做点什么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留暴力催债的电话录音。起初接到催债电话时,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多是恐慌。但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着急。应该立即打开录音键,再重新询问一下对方的来电目的,以便将录音记录留好证据。万一真到了起诉那步,这都是可以减免本息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