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市黄埔区(原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州市东部,珠江口西岸。黄埔区是广州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金融、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以下是关于黄埔区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地理位置和面积:"
黄埔区位于广州市东部,珠江口西岸,东临南海,南与东莞市、中山市隔珠江相望,西与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相邻,北与增城区接壤。 总面积约 393.7 平方公里。
"2. 历史与沿革:"
黄埔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明清时期,黄埔港是广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1984年,设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撤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广州市黄埔区。
"3. 经济发展:"
黄埔区是广州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重点产业:" 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企业:" 华南快速路、黄埔港、广州港南沙港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等。 "经济发展指标:" GDP总量、财政收入等均位居广州市前列。
"4. 科技创新:"
黄埔区

相关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

项目建设主体: 广州高新兴电子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地点: 广州市黄埔区科联西路 2 号

项目总投资: 24,373.39 万元

项目建设期: 18 个月

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共同驱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成为核心发展趋势。其中,AI 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汽车产业生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演进,智能座舱对多模态交互和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些都依赖于强大、高效、可靠的车载计算与通信能力。

作为智能汽车的“神经中枢”和“信息桥梁”,汽车车载通信产品不仅是车辆实现车联网、OTA 升级、远程诊断与控制、高精度定位、海量数据实时处理与传输的关键硬件平台,也是 AI 算法在车内落地运行的核心载体。

随着 AI 大模型在车端应用探索的深入,对车载通信模块的算力、带宽、低延时、安全性和集成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载通信域控解决方案提供商,正站在这一技术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关键交汇点。

汽车供应链“国产化”达到新高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绩斐然,从汽车零部件、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汽车供应链“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中国汽车报》社和罗兰贝格联合发布“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上榜企业供应链收入达到17,882亿元,同比增长约20%,其中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零部件营收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 34%,本土供应链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此外,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本土供应链在三电技术、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实现了众多突破。中国汽车供应商正逐步从技术跟随者成长为技术引领者,以高效协同之势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崛起筑牢根基。

车联网功能快速普及,通信软硬件集成化趋势。

数据显示,2024 年车联网功能新车渗透率已超 80%,通过 T-Box 等设备上车实现汽车的网联化,赋能远程控制、OTA、定位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和便捷性水平。尽管 4G 网络仍占据主流,2024 年 5G 车联网覆盖率增长迅速,有关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乘用车 5GT-Box 渗透率已由 2022 年的 2.5%提高到 15.6%。

此外,汽车通信软硬件集成化趋势更加明显,通过 T-Box、通信域控制器集成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控制、OTA 等功能,减少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数量,可以有效降低车载系统的复杂性。

随着国家政策、产业支持文件持续推出,车联网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标准有序推进,发展方向清晰明朗,实践应用蓬勃发展。“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行业”作为公司锚定的重要赛道,公司将受益于该赛道的市场空间和长远发展。

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通过购置 SMT 贴片机、自动镭雕设备、3D AOI 设备、XRAY 检测仪、整机自动化线等先进生产及检测设备,并引进生产管理人才和生产管理系统,从而提高公司自主生产、制造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完善对前装、后装车联网产品的供应能力,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稳定性。

3、本项目产品方案情况

本项目新增产能将用于扩大对 4G/5GT-Box、5G RedCap 等车载前装产品及OBD、Tracker、UBI 设备等车联网后装产品的生产和制造。

4、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

(1)抓住车载通信发展机遇,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汽车累计销量为 3,143.6 万辆,同比增长 4.5%,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1,286.6 万辆,同比增长 35.5%,继续巩固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地位。2024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 1,797 万辆,同比增长23.1%,国内市占率达到 65.2%,较上年提升 9.2 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已占据主流。

此外,随着自主品牌产品力持续提升,海外竞争力也不断增强,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 585 万辆,同比增长 19%。公司汽车通信终端产品广泛装载在吉利、长安、奇瑞等自主厂商的重要车型上,将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快速增长。

随着车载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汽车网联化进程也在加速。通过 T-Box等设备上车实现汽车的网联化,赋能远程控制、OTA、定位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和便捷性水平。根据乘联分会数据,2024 年 12 月网联化车型(至少具备“远程召唤”“哨兵模式”“代客泊车”三项功能中的一项,或搭载“UWB/NFC 钥匙”装备的车型)销量占比为 26.4%,同比提高 14.8 个百分比,汽车网联化趋势明显。

公司长期深耕车载通信产品,覆盖 4G/5GT-Box、5GRedCap、5G+C-V2X 车载模组、通信域控等产品,具备深度融合蜂窝通信、近场通信、车内通信、卫星通信、路侧通信的能力,是车联网产品领域的先行者。但鉴于车载通信需求持续扩大,公司亟待完善产品矩阵并强化供应能力。通过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公司能更好地抓住车载通信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显著提高交付效率。

(2)5G、通信域控制器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制造的要求提高

根据有关机构调研数据,2024 年中国 5GT-Box 的装配率为 15.6%,全球 5GT-Box 的装配率为 4.1%,预计 2030 年中国 5GT-Box 装配率将达到 52.3%,全球5GT-Box 装配率将达到 26.2%。此外,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步由分布式向集成式演变,通过通信域控制器集成蜂窝通信、ECALL、蓝牙钥匙、UWB 以及卫星通信、C-V2X 等能力,是车载通信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

随着车载通信产品技术要求、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制造过程和产品质量也有更高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建立从产品设计、供应商来料、生产制造、产品交付、客户反馈的全链条系统能力,实现对车载产品的全系统、全流程质量管控,满足高标准的生产制造要求。

本项目实施后,有利于公司更好地满足通信域控、5GT-Box、5GRedCap 的生产要求,随着未来 5G 车载通信产品、通信域控的加速上车,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

(3)扩大自主生产规模,提高供应链稳定性

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基地建设与产能扩建,拥有多条全自动贴片生产线,具备一定的自主生产加工实力。公司通过配套建设高规格无尘车间,引入先进质量检验检测设备,一定程度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

但随着公司在车载通信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现有产能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外协生产仍是公司主要的生产方式。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下游车厂对产能保障、交付效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客户,公司需在现有自主生产能力基础上,持续加大产能建设力度。

本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大幅提升车载通信终端生产能力,扩大 4G/5GT-Box产品及 5G RedCap 模组、OBD 等产品的供应能力。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均在公司严格管控体系内,从而有效加强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提高对客户需求和反馈的响应速度,并降低公司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泄密的风险。此外,自主生产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控制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巩固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市场地位。

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 “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技术”和“基于 LTE-V2X 无线通信技术的车联网直连通信设备等车联网无线通信设备”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产业;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T-BOX 产品属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综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国家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本项目所涉产业符合国家经济、产业政策导向。

(2)公司具备丰富的生产制造人才队伍及运营管理经验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的自主生产及质量管理,公司在生产制造领域有近十年的运营经验,已形成一支业务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建立了完善的人才体系和组织架构。公司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高自动化的 SMT 产线,可实现不同规格要求的车载产品自动化贴片;拥有车载产品整机生产线等,能充分满足车载产品的组装、测试要求。公司生产制造板块通过了 IATF16949 质量体系、多项 ISO 质量体系及 ESD20.20 认证,并通过多个优秀客户的审厂认证。

综上,公司在车载产品领域的生产制造经验、工艺水平和人才队伍将支持本次扩产项目的顺利推进。

(3)公司良好的客户资源将保障项目新增产能的充分消化

公司与全球头部厂商建立深度合作,为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前装市场方面,公司与吉利、长安、奇瑞等头部主机厂深入合作,合作车型和品牌众多,包括银河、极氪、星越、深蓝、iCar 等,并向哈曼、德国大陆、Mobis、先锋、均胜电子等知名 Tier 1 提供产品和服务;后装产品方面,公司通过直销、代理、合作伙伴等多种销售通路,与全球知名的车联网服务提供商、移动通信运营商等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如 OCTO Telematics、Continental 等。

公司 2022 年至 2024 年汽车车载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3.21 亿元、3.56 亿元和 4.8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2.56%,体现公司在汽车车载业务的稳定快速增长。依托公司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以及持续增长的市场订单,本次汽车车载产品扩产项目在产能消化方面已具备坚实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此外公司此前受限于自主生产产能不足,汽车车载产品以外协为主,本次扩产项目完成后,可以将外协订单逐步转移至新增产能,有效减少产能消化压力。

6、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 18 个月,总投资金额为 24,373.39 万元。

7、经济效益评价

本项目有助于支持公司扩大汽车车载终端业务规模,扩大自主生产供应能力,提高交付效率和客户响应速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公司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