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添加微信好友通常需要通过手机号进行验证,这是微信为了保障用户安全和账号唯一性而设定的规则。目前,微信并没有提供无需手机号或微信号就能直接添加好友的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学习使用微信添加好友的步骤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和指导。以下是一般步骤,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老年人解释:
1. 打开微信应用。
2. 点击右下角的“我”。
3. 点击“添加朋友”。
4. 在搜索框中输入要添加好友的微信号或手机号。
5. 找到该用户后,点击“添加到通讯录”或类似选项。
6. 根据提示完成验证,通常需要输入验证码,验证码会发送到该用户的手机上。
如果老年人没有手机号,他们可能需要向有手机号的亲友借一个,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自己办理一个手机号。这是目前添加微信好友的唯一方式。
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使用微信,您可以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或者制作简单的操作指南,让他们可以随时参考。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多尝试,熟悉操作流程后,使用微信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相关内容:
中老年群体使用微信常因操作复杂卡在添加好友环节,今年七月多地社区教学活动中,二维码一键添友功能被挖掘成救命稻草。
这功能确实能省去记号码的麻烦,但背后藏着的隐私风险可别不当回事。

长按微信图标弹出二维码的功能在安卓12系统上早就内置了,苹果用户得升级到iOS16才能用。
社区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用这招时,多数人盯着能换背景的花哨二维码直乐,压根没注意屏幕底下那行“仅限通讯录好友可见”的默认设置。
现在随便哪个奶茶店收银台都贴着微信二维码,跟这种公开场所乱晒个人二维码有什么区别?
菜场里王大妈上个月就因为二维码被陌生人扫了,第二天收到七八个保健品推销好友申请。
微信团队去年就发过公告,建议开启“加好友需验证”开关配合二维码使用,这事怎么没人重点提醒?
好多人吹这方法简单,倒没说清楚操作细节。
华为手机要重按图标才会出菜单,小米得双指长按屏幕,不同品牌手机藏着不同的触发方式。
社区教学视频里倒是把各品牌操作都演示了,但转发到家族群的版本永远是被裁剪过的半截屏幕录像。

说到二维码换皮肤倒是积极,年轻人换个动态码图也就图个新鲜,老年人把孙子照片嵌进二维码的时候,怕不是忘了这图扫出来直接能跳转到个人资料页。
微信里“我的二维码”设置页往下划三屏,那个“定期更新二维码”的开关,十个有九个没打开过。
亲友群里到处转的所谓妙招,真要细究起来漏洞百出。
倒是菜鸟驿站墙上贴的“扫码加群领优惠”告示,用的就是同款添加方式,快递站老板都知道把群二维码设置为七天失效。
朋友圈里刷到的教学视频都在教怎么快速加人,没人提醒长按图标时容易误触删除应用。
上周隔壁楼张大爷就把微信图标按没了,闺女回家重新下载后发现聊天记录全丢。
微信官方帮助中心明明写着“桌面快捷操作不会清除数据”,但前提得是原装系统没被手机卖场装过乱七八糟的桌面主题。
社区搞的智能机培训课上,年轻志愿者光顾着展示便捷功能,忘了教关键的安全设置。

现在好些老人以为二维码跟付款码一样只能当面扫,转头就把个人二维码设成朋友圈封面图展示给所有好友看。
微信在隐私设置里藏着的“二维码添加权限”选项,估计得划拉五六下屏幕才能找到。
菜市场卖豆腐的李婶学会这招后,直接把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摊位玻璃上。
顾客扫码加好友订豆腐倒是方便了,顺手推荐减肥茶的微商也跟着找上门。
听说最近微信灰度测试了“临时二维码”功能,生成的码扫完自动过期,这功能要能普及倒是能解决大问题。
亲友群里最近疯传的“微信隐藏技巧”系列,就数这招转发量最高。
看评论区清一色“实用收藏”,真正讨论安全设置的留言早被表情包刷到底下去了。
倒是某个修手机的小伙子在第三条评论里提醒“别在陌生WiFi下展示二维码”,这条愣是没人点赞。
老年人记不住子女手机号的困境确实存在,但直接把二维码设置成手机壁纸的操作实在让人捏把汗。
商场里那些扫码送鸡蛋的活动,工作人员手机里存着的用户二维码,怕是比他们自己的通讯录还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