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初美国 Data-centric Innovation Summit 大会,Intel 再度乐观回应 10 奈米技术难产问题,稳定投资人的信心。"进入 AI 时代,客户的需求是多元性的,没办法只靠 CPU 就满足客户所需,我们会提供『最广泛』的产品组合与永续性的解决方案,就像过去 20 年身为领导者的我们做的,我充满信心。"英特尔执行副总裁暨资料中心事业群总经理 Navin Shenoy 指出。
10 奈米製程延迟,Intel 损失估计达 34.9 亿美元?晶片大厂 Intel 10 奈米製程 CPU 最快要到 2019 年下半年推出,让已经推出 7 奈米 CPU 竞争对手 AMD 第一次在製程领先 Intel,这件大事让外界担心 Intel 的市场领导地位是否不保。
高盛分析师 Toshiya Hari 就指出,Intel 在 10 奈米製程产品推出时间的延误,比多数人预期更严重,影响 Intel 市占率,导致营收、毛利率与营业利润率下降。野村证券直接指出 AMD 将吞食 Intel 资料中心处理器 15%~20% 市占率。野村证券更估计 2018 年 Intel 可能损失 26.2 亿至 34.9 亿美元(以 15%~20% 估算),由于 AMD 2017 全年总营收也才 53.3 亿美元,因此将大幅度提升 AMD 的营收与毛利率。
不过若从股价、营收成长性与 Data-centric Innovation Summit 大会的最新策略宣布来看,Intel 的未来并没有像外界渲染的那么糟。
正如 Navin Shenoy 所言,Intel 提供最广泛的产品组合。虽然 Intel 在桌上型和笔电 CPU 市占率可能受影响,但 Intel 正逐渐降低对 PC 晶片的依赖性,转向以人工智慧、资料中心、自动驾驶、5G、FPGA 和物联网等多元业务为主的营运模式。
今年第一季,Intel PC 相关业务的 Client Computing Group(CCG)部门营收占总体营收已降到一半以下。
"绝对没有一体适用的解决方案(Not one size for all)"Navin Shenoy 强调。由于客户种类大增,除了晶片製程进步,更需要晶片、软体、系统与开源框架之间的整合。
别忽略了 Intel 在软体、记忆体技术的进步与努力也因此 Intel 这一两年时间除了 10 奈米晶片出货,统合战也至关重要。
Navin Shenoy 认为,不仅是 CPU 晶片本身升级,Intel 还需要强化和记忆体晶片、半客製化晶片与软体等部分的整合能力。
从 Navin Shenoy 的语气可以发现,Intel 认为外界太专注于 10 奈米製程的进度,忽略了 Intel 在其他领域的进步与努力。
举例来说,Intel 将致力整合最新的记忆体技术 Optane DC Persistent Memory 到 CPU。而在 FPGA 晶片领域,Intel 则是靠着不断购併增进技术研发能力。最新一起购併案是 7 月中购併 eASIC,让 Intel 提供介于 FPGA 与 ASIC 中间的晶片技术。
软体部分,Intel 开放开源的深度类神经网路(Deep Neural Network,DNN)编译器 nGraph,让各种不同 DNN 模型可跑在 Intel 各类晶片上。
深度学习晶片方面,则是 Intel 用来力抗 NVIDIA 产品的 Nervana NNP-L1000 处理器。
以上例子,仅是 Intel 统合大战中一小部分。Navin Shenoy 提供的蓝图,架构更庞大宏伟。
不过,这些晶片统合后带来的营收是否能弥补 10 奈米晶片难产的营收?过于广泛的布局是否又会失焦?都是 lntel 未来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