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进入,Aircrack-NG自动化程序。
在本系列,第二篇中提到,Aircrack的起手式,是将无线网路,设定为Monitor Mode.
指令如下:
1.airmon-ng check kill 检查并删除相关的process .
2.airmon-ng start wlan0 将wlan0 设定为Monitor mode.
3.airodump-ng -w 档案名称
因此,在下列的start_ng.sh中,就用这三个指令,做为开机后,第60秒时,要执行的主要内容。
airmon-ng check killsleep 3airmon-ng start wlan0sleep 3sudo airodump-ng -w /var/www/html/tmp/$(date +"%Y-%m-%d")_getwifi --output-format csv wlan0mon >/dev/null 2>&1
airodump-ng 是扫描附近AP的指令,
参数 -w 后面接的是要产生扫描清单档的绝对路径和名称,这部份可以自己决定。
参数 –output-format csv 则是产生出来的清单档格式为CSV。
参数 wlan0mon 则是要用这张无线网卡扫描。
开机后,第75秒时,会执行tall_ng.sh ,用LINE通知我,已经进入扫描程序。
开机后,第3分钟时,执行的stop_ng.sh,则是会中断上面的start_ng.sh中的 airodump-ng。
另一个部份,则是整理,刚才产生出来的清单档,把清单档转成我需要的格式。
这个部份,应该有几种方式:
1.清单档的内容,写进资料库,再透过资料库里的资料,选择要渗透的AP。
2.清单档的内容,不写进资料库,用别的方法取出需要的资料,再渗透AP。
第一种方法,应该比较简单,也不太会遇到资料在不同软体间转送的状况…所以,我选择的方法是第二种,程序複杂和繁锁一点 ,但创造出来的过程比较有趣。
首先,我们来看下图的原始档案内容,预设栏位非常多,但我需要的只有三个,BSSID,Channel和Essid,所以这个档案需要处理。
这张图,则是处理过后的内容,这就是我需要的内容。
剩下需要的三个栏位BSSID,Channel和Essid,并且不需要栏位的表头,为什么不需要呢? 因为我知道这个档案里,每个栏位的顺序,所以重整过后的清单档,不需要多余的资料。
下一次,我们就来看看…怎么把『原始档』转换成『需要档』吧。
(待)
更多文章,都在...『旅』http://www.it-taiwan.com
2019/11/30 Sun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