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教学怎样不“翻车”?上海交大慕课团队回答了全国老师8000多个问题

网上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确保网上教学的质量,上海交通大学慕课团队针对全国老师提出的8000多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技术保障":确保网络稳定,使用适合在线教学的平台,提供良好的视频、音频和互动功能。
2. "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要精炼,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合理安排课程进度,避免信息过载。
3. "互动交流":利用在线讨论区、聊天工具等与学生保持沟通,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考核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在线测试、作业、项目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6. "心理支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应对线上学习带来的压力。
7.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
8.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对网络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9.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类在线教育资源,如公开课、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10. "持续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网上教学“翻车”,提高

相关内容:

图说:余建波在自家地下室书房架起了直播设备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书桌桌角的数字钟显示 18 : 55 分,余建波架起笔记本电脑,再调试一遍摄像头和直播软件,几分钟 后 他的线上课堂就要开讲了。他是上海交通大学慕课负责人,最近几乎每晚都要在家里书房讲两小时 公益直播 课。

  直播已累计 12 万人次观看 , 余建波被互联网连接至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另一方小屏幕。每场直播都有很多人给余建波打赏,他计划把来自一千多个观众的近4000元“打赏”,全部捐给抗疫前线。

线上 讨论 热火朝天 , 8000 多个问题全部指向一件事 ——停课不停学,如何在疫情结束前上好在线课程?

在家开课给全国教师

疫情之下,全国学校延期开学。停课如何不停学?“在线教学”成了很多学校眼中的最优解。

长期从事高校慕课建设,余建波的工作就是推进利用在线教育进行课程改革。于是,宅家的日子,他琢磨着做点什么。

如何快速完成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如何结合平台开展线上混合式教学,如何通过直播答疑,余建波和团队拟好大纲就着手公益直播课的技术支持和课程内容。“我想通过直播告诉老师们,没有专业场地,家里的设备也能进行在线教学。”于是,他窝在地下室书房里备课,架起设备开讲,普及最简单的课程视频制作方式,帮助全国教师为“停课不停教”提前做准备。

四次公开直播每场都有三万人次在线收看,有老师“一下课”就分享笔记着手实践。“这个特殊时刻,习惯面对面授课,习惯与学生目光交流,一下子没有了教室这个载体,大家一下子蒙了。”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位老师听完课很感慨,她循着余建波教的“简易”方案,做足功课,也试着给学生开了场十余分钟的直播教学。

在线授课不是照搬传统

  有人调侃,全国教师疯狂录课,这是让每个老师都变成“网红”直播吗?面对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五花八门的技术软件、以及“看不见”的学生,教师应该选择何种工具、怎样的教学模式,大家并不清楚。

这个困惑,来自大多数。

这些年国内高校已建设2万多门在线课程,高校探索慕课已有许多经验——与传统“电视课”把传统课堂“录”并“播”完全不同,教学视频时长、互动性、课后支持等都很有许多细节讲究,这不仅是一场数字驱动的技术改革,更是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理念转变。

但是, “两万门”甚至 不足高校课程的 5% 。 “在线课程的建设不仅要将最好的课程 、 最好的老师 、 最好的课堂共享给所有人,还希望通过在线课程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挤水铸金。 ”余建波深有感触,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没有相关在线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校内教学,对绝大部分 高校 老师来说也是挑战。而这场挑战,因为疫情的到来直逼高校教师,甚至全国 所有 教师。

  这几天一些老师将课件PPT配上讲解声音做成视频给学生,余建波觉得这其实并不利于学生在线学习,“如果说很多传统课堂是灌输式教学,那么现在就是‘基于网络的灌输式教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微信刊发了多位教授对疫情中的教育学思考,其中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陈霜叶教授就提出担忧:疫情中的”在家学习“就像一个”照妖镜“,照不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反而照出的还是备考和知识点学习。

  什么是理想的在线教育?

  理想的在线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

  “课前,老师准备好相关资源、发布教学任务,学生自行学习;以直播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学生汇报收获、展示作业,老师在线答疑、深入讨论;课后,依据学生在线学习数据进行评价,或组织测试完成课程评价。”余建波开公益直播课,也想呼吁教师重新认识翻转课堂,号召教师们利用此次机会开展多种模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的互动教学。

  8000多个问题,余建波和同事一起在线。但除了技术问题,余建波不断向老师们强调:要明确停课不停学不是传统课堂搬到直播间,优质在线资源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重构——用好优质资源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调整,适时调整响应录制内容。

  这几天,余建波和同事还忙着为老师们测试各种授课模式,在家实现人文、数理、工程、医学等学科等各种类型课程的教学。他由衷希望,通过这场疫情中的大规模特殊在线教学,师生们能够体验到理想的在线教育,能够用好工具和资源翻转课堂,待疫情过去,无缝衔接正常教学。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相关链接】

让“所有人都能获得最好教育”的慕课

2013年7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与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签署合作协议,成为最先加盟Coursera的中国内地高校,这意味着复旦、交大学子可选修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精品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同时国外大学学子也能在地球另一端聆听并选修复旦、交大的课程。几乎同一时间,Coursera公布了当时的用户数据——已有405万。

时间再倒推一年多,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创办了一个公开在线课程项目,要将全球好大学的好课程通过互联网开放给愿意学习的人,包括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和社区里的居民,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世界最高教育水平”,以改善个人生活和社区。目前,该平台的用户数已增长了10倍。

那场星火燎原让“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成为2013年的其中一个热门词。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和一些第三方平台都在进行相关探索。教育部于2017年开始认定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计划到明年再认定4000门,同时还将认定600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