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这份个人终端安全指南请查收

请查收这份由国家安全部发布的个人终端安全指南。
---
"国家安全部个人终端安全指南"
"各位公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个人终端(如电脑、手机、平板等)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终端存储着大量的个人敏感信息,同时也可能接入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为帮助广大公民提升个人终端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部特制定并发布本指南,请大家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一、 认识风险,提高意识"
1. "信息敏感性:" 个人终端中可能存储着您的身份信息、财产信息、通信记录、地理位置、浏览习惯等敏感信息。一旦终端安全出现漏洞,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用于诈骗、身份盗用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2. "网络攻击威胁:" 个人终端面临的网络攻击日益复杂多样,包括病毒、木马、勒索软件、钓鱼攻击、网络诈骗、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可能导致您的数据丢失、设备被控制、隐私泄露,甚至被利用进行网络攻击活动。
"二、 设备安全防护"
1. "及时更新系统:" 确保操作系统、浏览器、应用程序等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修复已知安全漏洞。开启自动更新功能(建议)。 2. "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原标题:筑牢终端防线 守护数字人生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智能家电等个人终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个人终端在方便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存储着一些敏感数据信息,一旦遭受攻击或入侵,不仅会损害个人利益,还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如何在享受终端设备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守护我们的数字人生,这里有一份个人终端安全指南,请查收。

安全风险有几何?

——设备丢失带来的风险:设备丢失或被盗会直接引发信息泄露风险。若丢失手机,被别有用心者拾获,密码等加密手段一旦遭破解,该手机的通讯录、聊天记录、照片等隐私数据则将被获取,不法分子甚至能借助其中的支付软件威胁用户财产安全。

——网络攻击带来的风险:网络攻击形式多样,最常见的就是网络“钓鱼”。攻击者通常会伪造电子邮件、网站、即时通讯消息等,诱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下载恶意文件,进而窃取用户凭证和数据资料等敏感信息。攻击者甚至可能通过关联入侵其他信息设备,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软件漏洞带来的风险: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编写恶意代码,利用软件漏洞入侵终端,自动收集个人数据并上传。同时,一些软件过度索要定位、通讯录权限却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个别恶意软件一旦被植入重要部位,还会干扰通信系统、交通管制等关键设施,危害国家安全。

安全防护有妙招

——提高安全意识。警惕“钓鱼”攻击,注意甄别虚假信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打开可疑附件。不通过手机、电脑等个人终端谈论涉密敏感事项,不使用非涉密终端拍摄、传输、发布、转载涉密内容。不随意连接公共场所Wi-Fi,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输入敏感信息,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强化密码管理。完善安防举措,设置具有较高安全性的登录密码,尽量避免使用简单密码或“一码多用”。为重要账户开启双重验证、异常登录报警等安全防护功能,增加安全防护。建议避免长期使用同一密码,不定期更换密码,减少密码被破解的风险。

——加强软件防护。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安装官方发布的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漏洞攻击。从官方或可信来源下载软件,避免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使用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扫描系统,查杀病毒和恶意软件,及时发现并清理潜在安全隐患。

——使用安全工具。启用防火墙,监控和控制进出个人信息终端的网络流量,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严格管控软件权限,警惕应用软件敏感和超范围权限请求,在最低权限授予条件下安装使用软件。

个人终端安全防护,不仅与个人隐私息息相关,更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每一次安全设置、每一项谨慎操作,都是在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守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广大公民应增强个人终端防护意识,如发现遭受网络攻击,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共同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