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还是骗局?买手机不送充电器到底合理不?

环保与骗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买手机不送充电器”这一做法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环保角度:
1. "减少电子垃圾":减少一次性充电器的使用,有助于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 2. "节约资源":不送充电器意味着消费者可能选择使用自己已有的充电器,从而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 3. "降低成本":手机厂商通过省去充电器的成本,可以降低售价。
### 骗局角度:
1. "营销手段":有观点认为这是手机厂商的营销手段,通过省去充电器成本来降低售价,但实际上消费者可能需要额外购买充电器,这增加了额外成本。 2. "强迫消费":消费者可能被迫购买额外的充电器,这有强迫消费的嫌疑。
### 合理性分析:
1. "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有权选择是否购买充电器。如果厂商在销售手机时不提供充电器,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并且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 2. "市场规则":在市场上,厂商有自由选择是否提供充电器的权利,但同时也需要遵守市场规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总的来说,从环保角度来看,不送充电器有其合理性,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厂商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并给予消费者选择权。至于是否是骗局,这取决于厂商的具体做法和消费者的理解。

相关内容:

理论上,智能手机取消标配的充电器的确有利于环保,因为谁家里没有几个闲置的充电器?而且这些充电器之间都可以相互兼容。

问题来了。

苹果之所以可以领头不送充电器,一方面是因为它是Apple(iOS生态的唯一),二是iPhone用户都习惯了“五福一安”(5V/1A),随便找来一个充电器就能满足iPhone最基本的充电需求

此外,iPhone所支持的快速充电技术,是行业中最通用的USB PD协议,无需购买昂贵的苹果原装充电器,市面上绝大多数第三方PD充电器都能对iPhone进行18W功率的快充,这就足够了。

反观Android手机市场,虽然绝大多数新款(中高端)手机都兼容18W的USB PD协议充电,但众多手机厂商主打的30W或更高级别的快速充电技术都属于“私有协议”。

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想进行66W超级快充,必须使用华为原装66W充电器;小米10至尊版想体验120W快充,必须搭配原装120W充电器;OPPO Reno4系列想使用65W超级闪充,同样需要搭配自家的65W充电器。

如果手机厂商不再标配充电器,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首次“倒戈阵营”的消费者。

比如,你以前一直在用OPPO手机,家里攒了一堆30W、65W的VOOC充电器,但今年看中了小米11,如果你想缩短充电时间,就必须单独购买小米原装的GaN充电器了。

换句话说,如果你一直都是某个手机品牌的拥簇,除非新品主打新一代更高功率的快速充电技术,否则新机是否附赠充电器对你的影响不大

但是,谁规定消费者每次换手机不能换品牌?

而且有些消费者在换机后还会选择在闲鱼将旧手机卖掉回笼资金,旧手机标配的充电器也会随之一起卖掉,家里可能还真没有与同品牌新机相匹配功率的充电器了。

因此,说不送充电器环保,本身就存在悖论。只有充电标准天下一统之后,这个结论才生效。但现实中各大手机品牌都在研发120W或更高功率的私有协议的快充技术,需要搭配全新设计的充电器甚至数据线,与环保理念背道而驰——想体验极速闪充,你就必须新买一套充电器。

从品牌A换成品牌B后,对不起,您还得再配一套。

相对来说,小米11采用的销售策略就是一种比较讨好的作法,消费者可以选择标准版和套装版(含充电器),二者定价均为3999元起,把选择权给到用户。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手机和充电器采用分离包装的设计可能将成为常态,单机环保版的价格更便宜,主机+充电器的套装版略贵,但价差不应该超过用户单独购买充电器的开销。

此外,对于采用新一代快充技术的新机,就不要打着环保大旗了,还是应该附赠与之匹配的充电器。

能同时兼容手机和笔记本的充电协议,现阶段只有PD技术,希望未来手机也能用上65W~100W的PD协议充电,一统江湖

最后,还是希望未来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其他带电池的数码产品可以一统充电标准,比如让100W的USB PD协议全面开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个充电器走天下的环保梦想。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