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梦境是一种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体验。以下是一些可能帮助你控制梦境的方法:
1. "清醒梦":首先,你需要了解什么是清醒梦。清醒梦是指在梦中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并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梦境。以下是一些实现清醒梦的技巧:
- "记录梦境":每天晚上记录你的梦境,这有助于你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 "检查现实":在梦中检查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比如尝试飞翔或穿过墙壁,看你是否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2. "梦诱导":在睡前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可以增加你进入清醒梦的可能性:
- "放松":在睡前进行深呼吸、冥想或瑜伽,帮助身体和心灵放松。
- "设定目标":在睡前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想要在梦中实现的某个场景或任务。
3. "视觉化":在睡前进行视觉化练习,想象你希望在梦中发生的事情:
- "想象场景":在脑海中清晰地想象你希望在梦中发生的事情,包括地点、人物和情节。
- "重复想象":不断重复这个场景,直到你感到自信。
4. "梦境日记":在醒来后立即记录你的梦境,这有助于你记住梦中的细节,并更好地控制它们。
5. "梦境引导":在梦中尝试引导你的梦境,以下是一些方法:
- "积极思考":在梦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有助于你控制
相关内容:

一、你不知道的梦:数量、时长与普遍性
1.我们每个人每晚都会经历 4 到 7 个梦,每个梦持续 5-20 分钟。若以 80 年寿命计算,人一生的做梦时间约 6 万个小时,相当于 10 年的清醒时间。但大多数人睡醒 10 分钟内,90% 的梦会被大脑 “清除”,这也是我们常意识不到自己做梦的原因。
2.你是不是也做过这些梦,梦见从高空坠落,有时候身体还会抖动一下,从梦中惊醒。梦见自由自在的飞翔,有时候会害怕,有时候感觉很爽。梦见跟人打架或者是被人追杀。梦见跟自己的男神女神甚至是陌生人缠绵云雨,其他还有梦见考试吃东西被蛇咬、追不上公交车等等。很难想象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大脑竟然可以编排出如此具体且真实的场景。然而在我们刚睡醒的十分钟内,90%的梦又被大脑清扫得一干二净。这也是我们每天都做梦却意识不到的原因,但现在我们有必要怀疑大脑是不是趁我们睡着的时候干了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二、睡眠的 “两幕剧”:快速眼动与非快速眼动睡眠
梦的存在与睡眠阶段密切相关,而这一发现源于一系列经典研究:
1.1952 年的关键发现: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阿瑟林斯基观察婴儿睡眠时,发现两种交替出现的睡眠阶段 ——眼球快速左右移动、脑波活跃的阶段,和眼球静止、脑波平静的阶段。
2.导师克莱德曼进一步验证:这两种阶段会规律循环,命名为快速眼动睡眠(REM 睡眠) 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非 REM 睡眠)。
3.后续实验(迪蒙特)证实: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叫醒的人,90% 正在做梦 ——梦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三、做梦时,大脑在 “自导自演”?
快速眼动睡眠时,大脑并未休息,反而异常活跃:
1.脑区活跃度飙升:与视觉、运动、情绪、自传式记忆相关的脑区,活跃度比清醒时还高 30%。此时大脑不处理外界信息,而是将情绪、动机、记忆等 “内部素材” 在视觉、听觉、运动感觉皮质上 “上演”,形成类似 “奇幻舞台剧” 的梦境。
2.无剧本的创造力:梦境中,新记忆与旧经验自由联想、随机组合,这种 “无逻辑” 的信息处理方式,恰恰能激发清醒时难以获得的创造力(比如新老 “记忆素材” 的意外连接)。
3.身体的 “安全锁”:为避免梦境中的动作 “照进现实”,大脑会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前几秒,发出信号让肌肉失去张力 —— 身体被 “锁定”,确保我们不会在梦中打架时踹到身边人。

四、做梦的 “过人之处”:演化中保留的核心作用
- 激发创造力,助力问题解决
梦境的 “自由联想” 模式能突破清醒时的逻辑局限,带来突破性灵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苦思元素规律无果,梦中却看到元素自动排列成周期表,最终破解难题。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的环状结构;神经科学家奥托・洛伊在梦中揭示神经细胞沟通方式。实验验证(马修・沃克):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叫醒的人,破解字母重组题(如 “AMDRE”→“dream”)的成功率远超非 REM 睡眠阶段被叫醒者,因做梦时大脑能 “鸟瞰全局信息”,洞察更多组合可能。
- 调节情绪,实现心理疗愈
快速眼动睡眠时,大脑停止释放与压力相关的 “去甲肾上腺素”—— 这是一天中唯一停止释放该激素的时段,能大幅降低焦虑、伤感等负面情绪,如同给心理 “涂药膏”。
芝加哥拉什大学卡特莱特教授的研究显示:经历痛苦后出现抑郁迹象的人,若梦中 “重演” 痛苦经历,更易从绝望中恢复 —— 噩梦本质是大脑在 “模拟危险情景”,帮我们练习应对能力。
- 巩固记忆,强化学习效果
快速眼动睡眠的脑活动类似 “现实经历回放”,能加强新记忆与旧经验的连接,助力长期记忆形成。
实验表明:玩过滑雪游戏的人,1/3 会在梦中重现相关场景;白天学习的知识,经夜间做梦 “巩固” 后,记忆更牢固、学习效率更高。

五、能像《盗梦空间》一样操控梦境吗?
1.清醒梦:有限的 “操控可能”
清醒梦是指 “做梦时知道自己在做梦,并能部分控制梦境” 的状态。实验证实:做清醒梦的人在梦中 “想握左手 / 右手” 时,脑区激活模式与清醒时完全一致,说明其能主动发出行动指令。但 80% 的人无此天赋,且其利弊尚未明确。
2.影响梦境:从现实入手
梦境并非完全随机,与现实存在 “延续性”(如学生更易梦到考试)。根据 “激活合成理论”,外界信号可刺激大脑特定区域,串联成相关梦境。例如,白天多次接触某信息(如滑雪游戏),梦中重现的概率会增加 —— 若想影响梦,可在白天强化相关经历。
六、总结:梦是大脑的 “夜间修复与升级系统”
从激发创造力到疗愈情绪,从巩固记忆到模拟危险,梦在漫长演化中被保留,恰恰因其是大脑不可或缺的 “多功能工具”。想要好好做梦?先保证充足睡眠 —— 毕竟,睡得好,梦才 “有用”。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夜晚的梦境中,收获灵感、疗愈情绪,醒来时活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