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拍摄万道霞光,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技巧来捕捉到令人惊叹的景象:
1. "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时间":
- "位置":选择一个能够看到日出方向的高地或者开阔地带,如山顶、湖边、海边或者开阔的田野。这些地方可以提供广阔的视野,让你捕捉到太阳升起时整个天空的霞光。
- "时间":太阳升起前大约30分钟到1小时是拍摄霞光的最佳时间。此时天空的颜色变化最为丰富,从淡蓝到粉红再到橙黄,色彩层次分明。
2. "调整相机设置":
- "光圈":使用较小的光圈(如f/8或f/11)来增加景深,确保霞光和前景都能清晰对焦。
- "快门速度":根据光线强度调整快门速度。如果是太阳刚刚升起,光线较暗,可以使用1/60秒或更慢的快门速度;如果光线较强,可以尝试使用1/125秒或更快。
- "ISO":将ISO设置在较低的数值(如ISO 100或200),以减少噪点并保持图像质量。
3. "构图与创意":
- "构图":利用前景、中景和背景来构建画面层次。例如,可以将霞光中的树木、建筑物或自然景观作为前景,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
相关内容:
亲爱的影友大家好!你是不是总错过清晨的霞光?明明起床看窗外红扑扑一片,拿起手机拍出来却成了 “淡粉色的糊片”?其实呀,清晨的霞光像 “刚撒上的彩虹糖”,颜色浓、层次软,抓对方法,手机也能拍出 “天空在画画” 的感觉。今天用 “追彩虹” 的思路,3 分钟讲明白,下次霞光出现,你也能拍得让人叫绝~

先抓 “黄金 20 分钟”:霞光最 “浓” 的时候
清晨的霞光像 “害羞的小姑娘”,只在太阳出来前 15 分钟和出来后 5 分钟 “露面”,过了这 20 分钟,颜色就会慢慢变淡(像彩虹糖化了)。
- 太阳出来前:天空是 “粉紫渐变”,云朵边缘会被染成金边,像 “给云镶了亮片”,这时候拍,不用怕过曝,颜色浓得像 “刚挤的草莓酱”;
- 太阳刚出来:阳光会把霞光 “烧” 成橙红色,像 “天空着了温柔的火”,这时候拍要快,5 分钟后太阳升高,颜色就 “退烧” 了。

小窍门:提前查天气预报(搜 “朝霞概率”),定个比日出早 30 分钟的闹钟 —— 比如日出 6 点,5 点半就去阳台等,像 “蹲点等彩虹出现”,绝对不会错过。

给霞光 “加个小道具”:画面不 “空” 才好看
光拍一片天空,像 “只看彩虹没看草地”,总少点意思。给霞光加个 “小配角”,画面会像 “故事书插图”:
- 加 “黑剪影”:比如远处的树、电线杆、人的背影 —— 让它们站在画面下方,像 “给霞光搭了个小舞台”(比如拍霞光时,让窗前的树枝在左下角 “框住” 天空,树枝是黑的,霞光在上面,像 “黑纸上画了彩色”);

别让天空占满整个画面!留 1/3 给地面的 “小配角”,霞光才像 “有地方落脚”,不飘。

手机拍霞光:别用 “自动模式”,调这一下就够
手机默认模式拍霞光,容易把颜色 “拍淡”(像彩虹糖被水冲了),打开 “专业模式”(找不到就点相机里的 “更多”),改一个地方就行:
- 找到 “曝光补偿”(标着 “EV”),往 “-” 的方向调一点点(比如调到 - 0.7),像 “给手机戴了副墨镜”,霞光的颜色会变浓,云朵的金边也会更清楚;
- 要是拍剪影(比如树的黑影),可以再调暗点(EV-1.0),让黑影更 “实”,像 “用黑纸剪出的小形状”,和亮霞光对比超明显。
相机用户更简单:光圈设 f/8(像 “眯眼看清彩虹”),ISO 设 100(别让画面 “脏”),对着霞光中间的云朵拍,颜色准不会偏。

避坑:这 2 件事别做,霞光才 “不跑”
- 别用闪光灯:霞光本身很亮,开闪光灯像 “给彩虹泼白漆”,会把画面拍得灰蒙蒙;
- 别放大拍:想拍远处的霞光细节,千万别用手机变焦(会糊),不如退后点拍全,回家在相册里裁 —— 像 “先把整盒彩虹糖拍下,再挑一颗看”,清晰度不会丢。

记个小口诀:“早 20 分钟蹲,加个小黑影,手机调暗点”
清晨霞光不难拍,就三招:
- 掐准时间,别睡过头;
- 找个小配角(树、水、人影)搭戏;
- 手机调暗点,颜色更浓。
下次再看到窗外 “天空发红”,别犹豫,按这三招拍,保准你的霞光照片像 “刚从画里撕下来的”,发朋友圈绝对有人问 “在哪拍的?太绝了!”

点赞收藏加关注,下次霞光不错过~
下期:教 “用霞光拍人像”,让脸被染成 “蜜糖色”,超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