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融入幼儿园,从认识新朋友开始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宝宝在幼儿园里建立友谊,顺利适应新环境:
1. "家长引导":
- 在家与宝宝多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让宝宝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期待。
- 鼓励宝宝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2. "幼儿园适应":
- 让宝宝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氛围。
- 在宝宝第一次入园时,家长可以陪伴一段时间,帮助宝宝适应新环境。
3. "认识新朋友":
- 鼓励宝宝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如分享玩具、一起玩耍等。
- 培养宝宝的倾听能力,教宝宝如何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4. "培养良好习惯":
- 培养宝宝良好的作息时间,让宝宝适应幼儿园的作息制度。
- 教育宝宝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如排队、轮流等。
5. "家长配合":
- 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表现。
- 鼓励宝宝在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幼儿园的趣事,增进亲子关系。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宝宝认识新朋友:
1. "组织户外活动":
- 与其他家长合作,组织户外活动,让宝宝在轻松的环境中结识新朋友。
2
相关内容:
咨询:宝宝刚上小班,常常吵着不愿意去上学,每天送上学都要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一下,才愿意进去,又心疼又焦急,怎么帮宝宝尽快适应入园生活?
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张柏芳:幼儿从熟悉的环境去到陌生的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就包括了“如何从认识新朋友开始,这也是融入幼儿园集体的第一步”。
孩子对他人感兴趣并想接近,是社会交往的情感基础,也是入园后融入集体的前提。生活中,父母引导孩子,通过发现小伙伴的爱好,自然而然地产生想了解对方的兴趣。
那么,家长如何创造交朋友的环境和机会呢?例如孩子回家后,可以询问:今天幼儿园有哪首曲子是你学过的呢?有小朋友和你一起唱吗?你们一起唱歌是不是感到很开心呢?明天也继续一起唱好不好?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的裙子呢?某小朋友的衣服上有小车子,是你最喜欢的颜色是吧?你真棒,明天我们也穿有小车子的衣服和某小朋友一起配对好不好?
2-3岁的孩子会关注同伴的存在,但还不太会有和同伴交往的意识。如果强迫孩子和同伴玩,可能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让孩子通过和同伴相处,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2-3岁的小朋友喜欢玩平行游戏,即使孩子在玩相似的玩具、相同的游戏,但他们既不相互合作,也不相互干涉。如3个同龄小朋友聚在了一起玩沙子,但是却各玩各的,偶然互搭一句你未必能听得懂的话,然后互递一下铲子就又继续回到自己的小天地。这从表象上看,虽然孩子是各玩各的,但其实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其他孩子的行为,有时还会互相模仿。这样的游戏方式就是平行游戏。平行游戏是孩子社会性游戏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交往发展的早期阶段,孩子会通过模仿和平行游戏的方式与同伴互相学习。比如,一个孩子在玩踢球游戏,当他走开后,另一个孩子捡起球,模仿前一个孩子用同样的方式玩球。这种“我也是”的方式是孩子发展友谊的特别方式。
在日常活动中,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社交机会。放学后,每次安排几个玩伴一起玩:比如引导孩子和同伴玩躲猫猫、跳飞机游戏或分享玩具。玩着玩着,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认识了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