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两次后才明白“先求活下来,再想怎么赚钱”,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普遍的经验教训。这揭示了许多创业者,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容易陷入的思维误区。
以下是对这个观点的几点解读和思考:
1. "生存是第一要务 (Survival is Paramount):"
"资源有限:" 创业初期,无论是资金、人才、客户还是市场机会,都是极其有限的。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赚钱”上,可能会因为缺乏必要的生存资源(如现金流、稳定的用户基础、核心团队)而导致公司迅速崩溃。
"验证假设:" “活下来”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产品、市场、商业模式等一系列核心假设的验证。只有公司能够持续运营,才能不断收集数据、获取反馈、调整方向,最终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如果一开始就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过早地坚持一个不可行的方向。
"建立基础:" 活下来意味着能够维持基本运营,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建立初步的品牌认知度,积累早期用户。这些都是后续“赚钱”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任何赚钱计划都可能是空中楼阁。
2. "“赚钱”的误区:"
"过早追求利润:" 很多创业者急于求成,希望通过快速涨价、过度营销等方式尽快回本赚钱。这往往忽视了用户需求、市场接受度和长期价值。
"错误的赚钱方式:"
相关内容:
刚毕业那会儿,我满脑子都是“月入十万”的创业梦,结果两年内连亏两次,最惨的时候连泡面都吃不起。后来才懂了一个血泪教训:先活下来,再谈赚钱。今天分享几个真正能当天见钱的低门槛副业,全是实操干货,看完就能上手。
一、摆摊卖“信息差”,日赚300+的野路子

很多人觉得摆摊就是卖货,但真正赚钱的其实是卖“信息差”。比如:
- 夜市代购手机壳:1688进货价3-5元,夜市卖15-20元,一晚上卖20个就赚200+。关键操作:提前蹲点观察夜市人流量,专挑年轻人多的地段,用“抖音同款”当噱头。
- 景区代拍服务:举着“专业摄影”牌子,用手机帮游客拍照,一张收费10元。实测周末在西湖边一天能接30单,成本为0。
风险提示:城管是最大变量,建议先踩点摸清巡查时间,别囤货!我第一次摆摊就因没经验被没收了50个手机壳,血亏。
二、靠“搬运”赚钱:小红书无货源电商

别被“电商”吓到,这玩法连库存都不用:
- 步骤:在小红书发家居好物笔记(比如“10元提升幸福感的小物件”),挂淘宝联盟链接。有人下单后,你直接去拼多多代发,赚差价。
- 数据:一篇爆款笔记能躺赚几个月。我上个月一篇“租房神器”笔记带来1700+佣金,实际操作时间不到2小时。
暗坑:平台严查盗图,记得用“醒图”简单修改图片,标题避开敏感词。曾因直接搬运商家图被封号3天,后来学乖了。
三、中年人也能做的“体力套利”:代排队

一线城市永远有人愿意为时间买单。我认识个北京大姐专做“医院代排队”:
- 操作:早上5点去三甲医院排专家号,一个号卖150-300元(视科室热度)。
- 关键:提前混熟保安,了解放号规则。大姐靠这招月均8000+,比送外卖轻松。
缺陷:这行靠天吃饭,比如疫情时业务直接停摆。建议搭配其他副业对冲风险。
写在最后:先赚小钱,再谈理想
两次创业失败教会我:** survival first(生存第一)**。与其幻想“改变世界”,不如先搞定明天的饭钱。
你敢信吗?我现在靠这些“小生意”月入2万+,反而比创业时更踏实。评论区聊聊:你试过哪些“当天见钱”的野路子?(别藏私,互相抄作业才能发财!)
行业暗语彩蛋:
“搬砖”=无脑重复性工作“撸毛”=薅平台羊毛“黑五类”=高风险暴利项目(千万别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