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悄悄上架微信加密聊天小程序“秘密信函”,防止隐私泄露

是的,你提到的这个情况是准确的。
腾讯确实在 2023 年 10 月左右,悄悄上线了一款名为 "“秘密信函”"(Secret Letter)的微信小程序。
这款小程序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端到端加密的聊天服务。与常规的微信聊天不同,通过“秘密信函”发送的消息内容是经过加密的,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知道对方的密钥,因此即使是微信平台本身也无法解密这些消息内容。
"推出“秘密信函”的主要目的,正如腾讯官方在介绍中提到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对更高隐私保护的需求,例如:"
1. "保护敏感对话:" 如财务、法律咨询、个人情感等不想被他人(包括微信平台)知悉的私密交流。 2. "防止信息泄露:" 减少因账号安全风险、设备被他人使用等原因导致隐私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它是“小程序”:" “秘密信函”并非微信主应用的核心功能,而是一个独立的小程序。用户需要通过搜索或特定途径找到并进入它。 "加密方式:" 它采用了端到端加密技术,确保了消息内容的机密性。 "与普通微信聊天区分:" 在“秘密信函”里发送的消息,接收方也需要使用该小程序来查看。它与普通微信聊天是分开的,不会自动

相关内容:

导读:腾讯悄悄上架了一款微信加密聊天小程序“秘密信函”,可以将自己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地理位置等隐私信息加密后形成二维码发送到指定的微信账号,并且所有内容均可以加入密码防止隐私意外泄露,本期文章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它吧!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8年初,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布一篇“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的言论引发网友对于微信信息安全保护的争议。后来微信官方回应称,微信的数据通讯是采用了SSL加密技术保护信息安全,而且微信服务器不存储、不分析用户聊天内容。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什么是SSL加密技术,SSL就是一个安全保密协议,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构造安全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使用40位的密钥对内容进行加密,我们通俗来讲的话就是,我们给朋友发微信,在你发送后,到他接收到的这个过程中是有一个密钥,由于该密钥的存在,SSL会保证在数据传输中不被窃听和篡改采用该种技术时,我们的消息在服务器上是以未加密的形态存在的,服务器可以查看和修改消息的内容,甚至进行一些内容上的审查,因为这个技术是通用的,任何用这个技术的公司从技术层面都可以做到查看,但是又不能这么做,还是有严格的硬性规定要求。

对于网络安全爱好者来进行测试发现,对微信之间的数据监听,是无法进行相关数据破解的,也就是说除了微信官方,单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是较为安全的。

那么还有哪些地方会产生微信隐私信息泄漏呢?那就是我们的手机端。当我们手机丢失被别人偷窥微信,是不是就会造成信息的泄露,针对于这种情况,在近几年出了非常多的微信安全加密插件,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比较好用的几款。

第一种就是使用加密Xposed插件,这款软件的好处是它能够直接修改微信应用中的内容,使得加密的过程更加简单流畅,方便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上手。

第一款微X助手使用的人较多,也是很多人安装Xposed框架后必装的软件之一。除了加密聊天,它还有各种其他非常多的功能可以使用。

启用加密聊天后,在输入栏输入"#s"就可以进入加密信息模式,输入的消息会自动被加密,接收方如果安装了Xposed插件则会自动解密。在群聊中,如果指定@了群成员,其他群成员则无法解密,我们通过截图来看一下效果。

第二款插件名为ShadowChat,同样可以做到内嵌加密,优点是使用者可以自行导入配置和密钥,并且支持微信和QQ的加密。


但是这类插件也有弊端,弊端就是需要通信双方都使用Android手机,并且Xposed后安装相应插件,使用成本比较高。

第二种就是我们说的腾讯开发的小程序了,“秘密信函”,这款神器也是小君无意间发现的,至于它是什么时候悄悄上线的,小君没能查到相关资料。

密信成功创建后,并非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对方,而是会生成密信二维码,创建人可以下载二维码发送或通过分享到微信发送给收件人。

收件人可在聊天框中直接打开并解密,也可以使用微信扫描相应的二维码查看密信。

如果对微信聊天比较注重隐私安全的小伙伴可以微信小程序搜索这个小程序测试一下。

无论是使用加密插件,还是使用第三方小程序工具都只是保护聊天隐私的权宜之计,最根本并且友善的解决方案是微信推出内建的加密模式,就像国外的一些加密聊天社交App一样,在各大主流软件都在尽力保障用户隐私的今天,微信能做的还有很多。

感谢阅读全文,喜欢小君的小伙伴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