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串流平台盛行、人人用手机、平板追剧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可能很难想像,曾经在家看电影是需要计划也充满仪式感的事。1980 年代到 2000 年代初期,家用录影带系统(Video Home System,VHS)是全球家庭娱乐的主角。
这项家用录影技术不仅让人们得以在家重温电影与电视剧,还可录下喜欢的电视节目,更彻底改写了整个影视产业的经济模式。
电影从戏院下档后,通常转製为录影带贩售或出租,录影带成为影视作品的新面貌,也带动录影带出租店如雨后春笋出现,造就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娱乐连锁品牌百视达(Blockbuster)。然而数位科技快速演进,录影带的命运开始走下坡。2000年代中期,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问世,画质更佳、使用更便利,逐渐取代录影带的地位。
许多家中必备的录放影机与倒带机,也在一波波电子产品更新潮下被淘汰,甚至许多年轻人根本没见过这些风靡一时的机器,特别是红色跑车造型的倒带机。
录影带2025年大限已至,影像可能永远消失
主流文化几乎淘汰的录影带,却在2025年捲土重来成为话题焦点。并非复古翻红,而是保存与遗失的倒数正在进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2025年大限」警告,全球尚未数位化的录影带资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因多数录影带磁带寿命仅约30年,磁带会逐渐劣化,画面模糊、声音扭曲甚至无法播放。若这些宝贵影音再不数位转档,2025年后无可挽回会从历史消失。
这不仅关乎向某段影视技术告别,更是对人类文化记忆的警示。录影带保存的,不只影剧作品,还有家庭纪录片、历史事件、地方新闻、艺术演出等各类珍贵影像,许多甚至是独一无二、无从重製的资产。
录影带大限逼近,全球开始关注录影带数位化紧迫性,也重新唤起世人对这段曾经主宰家庭娱乐数十年的媒介形式的记忆与情感。
▲ 家用录影带改变人们观影习惯。(Source:Unsplash)
录影带曾经拥有辉煌的黄金年代
录影带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代。磁带录影技术逐渐成熟,但设备庞大、价格高昂,仅限专业用途,如电视台节目录製、现场转播备份,或医疗领域影像记录。对一般民众而言,这种先进技术既陌生又遥不可及。直到1980年代中期,科技进步与成本降低,录影带与录放影机价格逐步下滑,终于打开进入家庭娱乐市场的大门。
家用录影带使一般消费者轻鬆购买或租借完整电影回家观赏,不再受限电视播放时间与来源,也不必进戏院才能看电影。这彻底改变观影习惯,也催生出整个家用影像产业的黄金年代。
录影带普及,重塑电影与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许多片商开始推出录影带市场专属版本,录影带出租与销售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甚至也有蒐藏价值,录影带成为无数人珍藏回忆与影像的载体。
许多极具教育意义的历史素材,依然是录影带
科技迅速演进,录影带的黄金年代1990年代末逐渐走向尾声。新数位影音媒介如DVD、记忆卡、机械硬碟与固态硬碟相继问世,提供更高画质、更稳定播放品质与更便利储存方式,对传统录影带构成重大冲击。
到2000年代中期,DVD光碟已全面取代VHS录影带,成为主流家庭影音格式,不仅新片租赁市场佔据主导地位,也成为许多老片转档再版的首选媒介。这波转换浪潮造成大量录影带抛售,市场迅速充斥二手录影带。这些录影带常见于当舖与二手商店,价格低廉,甚至比二手DVD还便宜。
▲ 汽车造型的倒带机是当时酷炫的象徵。(Source:Reddit)
儘管主流市场已转向DVD,录影带特定领域仍有价值。许多学校与图书馆仍有录放影机设备,因此录影带製造商为满足教育市场的需求,持续生产以教育与纪录为主的录影带。正因如此,许多极具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的纪录片与教材,至今仅以录影带形式保存,未曾数位化。
直到2016年,日本最后一家生产录影机的厂商船井电机(Funai)宣布终止录影机製造,并关闭全球最后一条录影机产线,虽是基于成本增加、零件採购困难、消费需求大幅减少等多重因素决定。这不仅象徵录影带时代正式结束,也让录影带成为无法重播的时代影像。
录影带数位化是为后代子孙保存过去
《Japan Times》报导,对某些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使命为「为后代子孙保存过去」。
日本三重县的四日市立博物馆馆员、现年71岁的森拓也(Takuya Mori),用电脑看一段早年拍摄的四日市祭影片,这项地方传统祭典以身穿和服的长颈木偶为最大特色。「看影片,可清楚看到当时景况,如木偶的动作。」森拓也盯着黑白影像说。
多年来,森拓也致力将记录地方节庆与风景的影片数位化,这些画面多为从火车车窗拍摄的珍贵纪录。他会先将录影带用播放机输出,再导入电脑,转成DVD档案保存。约六年前,他用业余时间做这项工作,至今成功数位化超过300卷录影带。他说,这些录影带是记录四日市历史的重要资料,「博物馆的使命,就是要为子孙后代保存文献」。
四日市立博物馆仍保存许多古老录影带,但馆方也坦言,无法确定还能播放多久。
森拓也使用的录影机,不是他的旧藏,就是其他人的捐赠物。但录影机早已停产,维修服务也终止,加上零件愈来愈难买,维修更棘手。即使努力维持设备状态,森拓也坦言「因为磁带有时会停住或卡带,所以很难教年轻人如何使用」。
▲ 磁碟卡带式录影机。(Source:Reddit)
除了技术问题,还有成本问题,日本国家电影资料馆高级研究员富田美嘉指出,专业工程师人力短缺,数位修复服务成本快速攀升。「磁带时代即将走入终点,我们将无法再稳定播放」,她提醒,过去许多家庭影片如孩子成长的画面、家庭活动片段,都是值得保存的珍贵记忆。
「在过去影音媒介即将消失的危急时刻,必须认真思考,该如何用最妥善的方式,保存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本文由 远见杂誌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