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标题“导报调查:从日赚2000到关店转型,网吧‘出路’在哪里?”揭示了当前网吧行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曾经盈利能力较强的网吧(以日赚2000为例,可能指过去高峰期或某些地理位置优越的网吧),如今正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转行的困境。这背后反映了行业的深刻变革,其“出路”也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现象和可能的出路:
"一、 网吧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从日赚2000到关店?)"
1. "外部冲击巨大:"
"移动互联网普及:" 智能手机性能日益强大,4G/5G网络覆盖广泛且资费相对便宜,使得人们在家、在路上都能方便地进行游戏、社交、影音娱乐等,分流了大量原本需要在网吧消费的客流。
"家庭娱乐设备升级:" 高性能电脑、游戏主机、大尺寸显示器等进入寻常百姓家,家庭游戏体验不再逊色于网吧,甚至更加舒适私密。
"电竞产业的发展:" 电竞比赛和直播的兴起,虽然带动了部分网吧成为电竞赛事场所或主播基地,但也改变了网吧的传统游戏模式,对纯粹提供上网和游戏服务的网吧构成威胁。
2. "内部经营问题:"
"同质化竞争严重:" 大量网吧
相关内容: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在网线还没接入各家各户的时候,去网吧“冲浪”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时过境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成为家庭的必备品,曾经风靡全国的网吧辉煌似乎早已不在。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网吧相关企业吊销数量为3638家,注销数量为9250家,倒闭的共有12888家。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网吧选择关门,也有不少网吧正在转型,结合电竞举办赛事,将网吧改造成电竞馆。
曾经一天赚2000
“转让网吧电脑,高配置,价格美丽,有需要的详谈。”近日,济南一网吧老板高岩在其朋友圈连续多天发布这样一条广告,原因是房子到期了,不想续租继续干了。
2003年,高岩在历山北路开了他的第一家网吧。电脑前坐着一个人,周围站着三五人,站着的人一再催促,坐着的人纹丝不动,操作着有些卡顿的组装机器,玩得不亦乐乎。这是让高岩久久忘不了的一个画面,也是在网吧火爆时期经常出现的画面。
时至今日,高岩都忘不了网吧初开时的场景。“早上8点开门,不到9点就开始排队,最多的时候能有二三十个人,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好几个人围着一台机子等着催着。那时候虽然设备不行,很卡,但也没有空机位。”高岩说,那个时候最怕停电,停一天电2000多块钱就没了。
在高岩的印象里,网吧的好景持续到2014年,那时一个小时收费2.5元。虽然价钱较前几年没有变化,但客源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到2017年,网吧收入虽有所下降,但还算平稳。转折出现在2018年,光顾的人越来越少,网吧里逐渐变得冷清。
按照高岩多年经营网吧的经验,客源减少时,重新装修一下、换一批机器,生意就会重新好一阵。2019年,高岩重新装修并且换了一批高配置的电脑,但这次的换新,并没能让生意好转,反而开始赔钱。“即使搞各种活动,如9.9元就能获得100元的网费、2元一小时等活动,参与的消费者也寥寥无几。”高岩知道,网吧时代过去了。
4个月亏了1.8万
“现在上座率太低了,不到30%,以前100台机器顾客还得排队,现在50台都坐不满。 ”高岩说道,“从2018年开始,网吧的生意就不如以前好做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脑,配置都还不错,父母肯定不希望孩子来网吧玩,来网吧的都是三五好友相约‘开黑’的。”
高岩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的网吧仅房租每个月就3万元,水电费1万元,再加上人工费用1万元,每个月仅成本就5万元以上。“3月份收入3.5万元,4月份收入4万元,5月份算好的,5.7万元,6月份刚刚5万元,统算下来这4个月亏了1.8万元,这还没算电脑的折旧费。”
关门的不止高岩一家。他所在的济南市网吧经营QQ群,人员从刚开始的近1000人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00人。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位于济南山师东路的一家“知名”网吧已经关店了。楼下便利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网咖关店很久了,不了解什么原因。其内部人士的解释是房租比较高,每个月都赔钱。
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泉城路和东关大街的几家网吧都已经关门歇业。
“转让济南历城区(个人)网吧,绝版地理位置。200台机器,价格面议。 ”在某分类信息平台济南站上,类似的信息约有几十条。 “都知道现在网吧不好挣钱了。 ”这位老板说,他已经打出转让信息一个月了,到现在来看的人寥寥。
转型进行时
网吧真的会湮没在时代的长河里?对此,济南环斌科技的CEO潘若斌不这样认为。
“对比很多传统行业来看,小卖部成为历史了吗?并没有。饭店、家里都能喝酒,酒吧就没有了吗?也不是。在手机上就有唱歌软件,大商场也有小型唱吧,KTV就消失了吗?更没有。”潘若斌分析道,“让网吧重现昔日荣光或许很难,但生存下去亦非难事,不至于让店垮掉。等客上门的时代已经过去,摆在面前的只有转变经营模式。”
实际上,早在2020年,潘若斌就对手中的一家网吧进行转型升级。“我拿其中一个网吧做尝试,改造成电竞馆,不仅有专业电竞座椅,还增设了水吧、手游区、阅读区、桌游区等休闲板块,现在看效果还不错。”
在潘若斌看来,网吧到网咖的转变是环境变得舒适,而电竞馆在网咖舒适的环境当中加入了电竞比赛元素,在电竞区内的机器配置完全按照职业联赛的标准打造,两方的位置对立起来再加上大荧幕,让客人感受电竞比赛的氛围。
经济导报记者在某团购平台看到,潘若斌所开设的电竞馆好评颇多。“机子配置高,能满足各种游戏需求”“服务确实好,饮料很好喝”“外设好用”……
一位资深的游戏玩家告诉经济记者,从坐上凳子的一刻开始,就感觉到电竞比赛带来的紧张感。事实上普通玩家和职业选手的差别除了技术以外,更多的差距是在环境影响方面,而电竞馆正好让普通玩家能熟悉比赛的氛围和节奏。
在网吧行业浸淫二十多年的崔刚认为,结合电竞举办赛事,打造电竞产业平台才是未来大型网吧的出路。从品牌上来看,中小型网吧将慢慢被大型连锁机构收购,网吧行业未来也会出现寡头,并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高岩也在寻找新的创业机会,但他已经决定不再涉足网吧了。在他看来,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已经逝去,“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