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中,Valve 默默在 Steamworks 规範里新增一条「第 15 点」:凡「可能违反 Steam 支付处理商与相关卡组织、银行规範」的游戏不得上架,且这条款针对某些成人限定内容,数百款成人游戏同时下架,主题多与乱伦、性暴力相关。这不是 Valve 首度下架成人游戏,却是第一次把「金流商」写进明文规範,等于承认:「刷卡公司说不行,我们就不能卖」。这种讽刺感在玩家群瞬间爆炸──平常遇到盗刷、退款、争议款项,信用卡公司处理常拖拖拉拉,轮到成人内容却转身成为道德仲裁者。
这真的是在维护合法性,还是把平台与玩家一起「清教徒化」?
政策一出,玩家社群立刻反弹。change.org 请愿由 Zero Ryoko 发起,要求 Visa、Mastercard 停止「审查合法的虚构内容」,强调创作者与玩家的选择权,短短不到一週签名数就突破 30,000 人。Game Rant 指出,请愿人主张信用卡公司应提高透明度、拒绝受激进团体压力行事,否则将面临股价压力与股东质问。连马斯克都在 X 公开声援,并扬言加速打造 X 替代支付系统,反击金融封锁。
不只 Steam,Itch.io 也被牵连
Steam 并非唯一「受害」,独立游戏平台 Itch.io 也在同时间下架成人内容,创办人 Leaf Corcoran 坦言这是为了维持与 Visa、Mastercard 的关係,平台进行全面内容稽核、部分游戏可能永久消失。游戏媒体 TheSixthAxis 指倡议团体 Collective Shout 自豪地宣称,这是他们致函各大支付公司 CEO 的成果之一。
其实信用卡公司「抽银根」手法,成人内容并不陌生。2020 年底,《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Nicholas Kristof 指控 Pornhub 有未成年人与非自愿影片后,Visa、Mastercard 迅速切断该平台的刷卡服务,迫使 Pornhub 删除数百万影片并引入严格验证制度。卫报报导两大卡组织当时宣布封锁 Pornhub 交易,电子前哨基金会(EFF)则批评金融机构想决定「你能看什么」。
2021 年,Mastercard 又公布更严苛的成人站要求:必须完成所有演出者与上传者的年龄、身分验证,上架前审核内容,七个工作天内处理非法或未经同意的内容投诉,并提供撤片申诉机制。2021 年 8 月,OnlyFans 宣布将禁绝成人内容,理由是「银行与支付伙伴压力」,随即引爆创作者抗议,之后OnlyFans与两大支付公司达成协议,让成人内容得以继续存在。但今年 1 月,路透社披露一份吹哨者文件,指控 Visa、Mastercard 未能阻止 OnlyFans 网站儿童性虐内容获利,显示卡组织一面阻挡,一面也可能因监管不周而陷入法律风险。
Onlyfans 这类大平台得以靠金流与自我审查过关,但其他较小众的服务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去年Visa、Mastercard 对日本本土的二次元、成人与同人平台「集体断金」:DLsite 尝试控管成人内容仍被 Visa、Mastercard 断联;Melonbooks 直接宣布停止接受两大卡支付;甚至漫画家兼参议员赤松健创立的「Manga Library Z」也因信用卡问题被迫关站。即便这些网站内容在日本本土都属合法範围,也难逃两大支付组织的「法网」。
「金融审查」的法律灰色地带
美国的法制背景是关键之一。2018 年的通过的「允许各州受害者打击线上性交易法案 FOSTA-SESTA」让网站若「促进或协助卖淫」就可能触法,条文模糊,平台为求自保常常走向过度删除;。另一方面,欧巴马政府时期的「Operation Choke Point」则曾被批评是政府透过银行系统「卡」掉合法但不受欢迎的行业(例如枪械、色情、发薪日贷)──Cato Institute、Reason 以及美国国会监督报告都记载了此计画引发的银行关户与诉讼,2017 年第一任川普政府限制监管机关仅能基于客观理由要求银行断客户帐户。
如今换成支付机构要求私人企业「自愿」审查,政府反而难以直接插手,形成法律真空地带。支付机构对 Pornhub 的动作,表面上是遵守法律、打击未成年与非自愿内容,但当这套标準扩散到日本的同人誌、到 Steam 的虚构乱轮游戏时,问题就来了──法律并未禁止,却因影响支付机构的品牌而被切断金流。
电子前哨基金会长年提醒「财务审查」会让合法言论窒息:金流是网站生存的氧气,掐住它就等同间接审查。美国自由公民联盟也批评刷卡机构的政策使性工作者被「系统性红线化」,连募款付律师费也被刷卡机构歼灭,变成实质上连为自己争取权益,都要被剥夺自己权益的人挡架。
谁的标準算数?
倡议团体Collective Shout 认为,这些被下架的游戏把乱伦、性暴力「正常化」,支付公司理应阻止自己的网路成为加害者获利的工具;公开信自述共 1,047 人向 Visa、Mastercard、PayPal 等寄信施压,并声称这是 Steam、Itch.io 下架的直接原因,而他们在事件发生后夸耀这是属于他们的「胜利」,也引发不少社群怒火。澳洲新闻网认为至少有 400 款游戏被下架,显示事件规模比想像庞大。PC Gamer 报导,被删作品目前以乱伦、性暴力为主,然而这类「政策说法」极为模糊,可能只是更大範围清洗的开端。
欧美权力者眼中,这是保护「妇女与儿童」;日本人眼中,却常解读成「西方道德霸权」。当美国发卡公司用全球规範箝制日本合法内容时,形式上是商业决定,实质上却是跨国审查──跨文化对「跨入红线的色情内容」标準不一,支付商却用单一标準套全世界,这是国界之外的新型态「治理」,而且还是大型企业干预国家政策。
目前看来,这场争论不会很快结束,但至少提醒我们:真正需检验的,也许不是几款争议游戏,而是金融巨头不受节制的审查力量。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