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您说得对。中韩两大屏幕巨头——中国京东方(BOE)和韩国三星(Samsung)在OLED面板领域,尤其是在"“无FMM(Full Metal Mask,全金属掩模)OLED”"技术上,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这场竞争的核心在于:
1. "技术路径的选择与突破:"
"FMM技术"是当前主流OLED制造中用于定义像素电极(阳极)形状的关键工艺。它需要使用金属掩模版,成本较高,且在制造高分辨率、高精细度面板时面临挑战。
"无FMM技术"(或称AFMM/ULPD等,Ultra-Low Precision/Alignment等)旨在取消或大幅简化FMM工艺,转而采用更精密的曝光和对准技术来定义像素电极。这被认为是实现更高分辨率(如QD-OLED)、更精细像素结构、降低成本以及提升良率的关键技术方向。
2. "战略意义:"
"率先实现商业化"的无FMM OLED生产,将意味着在下一代高端OLED面板技术上取得领先,能够为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提供更高分辨率、更亮、更节能、成本更具优势的屏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也是各大厂商在传统FMM OLED产能趋于饱和或成本上升背景下,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技术壁垒的重要
相关内容:
手机屏幕越卖越贵,中韩厂商突然在“无FMM技术”上掐起来了。
三星靠蒸镀机死守小屏地盘,中国屏厂绕道大尺寸搞光刻和印刷,这波产业链升级战输不起。

三星去年靠手机OLED赚走行业70%利润,小屏市场说封就封。
金属掩模板专利墙太厚,蒸镀机一台卖三亿还得看三星脸色。
维信诺搞光刻做像素,华星用喷墨印材料,这路子看着聪明。
中大尺寸蒸镀机开动一次浪费半层楼材料,确实该换了。
听说LG悄悄在电视上用印刷OLED试水,JDI连车用屏幕都改路线了。

笔记本和车载屏这两年爆发,刚好避开三星的专利雷区。
国内设备厂合肥欣奕华的光刻胶涂布机能省20%成本,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改改就能做屏,这波产业链联动玩得溜。
三星今年刚在越南投了第四条FMM产线,转头发现中国厂商在中尺寸领域挖墙角。
京东方给联想供的16寸OLED笔记本屏良率冲到85%,比三星同尺寸便宜三成。
喷墨技术材料利用率比蒸镀高五倍,这账谁算不过来?
专家说无FMM赛道三年内见分晓,国产设备成熟度是生死线。

光刻工艺容易损伤发光层,喷墨精度卡在10微米死活上不去。
维信诺实验室数据好看,量产线跑起来才知道是不是吹牛。
听说苹果明年要试水iPad OLED,这订单谁能吃下就是真本事。
韩国人急了,三星显示总裁上个月跑去东京求购佳能Tokki新设备。
日本供应商两头吃红利,卖给中韩的蒸镀机故意留后门。

国产屏厂现在砸钱养自己的设备商,北方华创的真空镀膜机已经开始抢单。
这场仗打的不只是技术路线,是整个显示产业链的话语权。
从发光材料到驱动芯片,从光刻胶到封装膜,哪块短板都要命。
听说合肥某厂做蓝色磷光材料突破寿命瓶颈,真要成了直接掀桌子。
等哪天国产OLED电视卖得比LCD还便宜,这市场才算真的变天。
现在吹技术超越还太早,良率、成本、专利哪个不是坑?
中尺寸战场刚开打,谁先量产谁就是下一个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