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现在的新款智能手机,尤其是主流的全面屏手机,确实越来越少配备物理 QWERTY 全键盘了。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输入法的发展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但并非唯一原因。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
1. "输入法技术的飞速发展(“立功”之处):"
"虚拟键盘的成熟:" 现代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技术、传感器(如压力感应、滑动追踪)以及输入法算法(如词组预测、拼音纠错、语音输入、手写输入、滑动输入等)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虚拟键盘不仅功能丰富,而且可以通过软件不断优化,提供比物理键盘更灵活、更智能的输入体验。
"高准确率和速度:" 对于熟练用户来说,经过优化的虚拟键盘,特别是滑动输入或结合了语音、手写功能的输入方式,其输入速度和准确率可以媲美甚至超过物理键盘。很多人发现,通过练习,他们能在虚拟键盘上打字得非常快。
"多功能性:" 虚拟键盘可以轻松切换输入法、插入符号、表情符号、Emoji 等,操作比物理键盘更便捷。而且,软件可以不断加入新功能,如快捷短语、智能联想等。
2. "设计趋势的转变:"
"全面屏(Full Screen)设计:" 为了追求
相关内容:
在功能机,或者说是以塞班系统为代表的“准智能手机”时代,QWERTY全键盘无疑是最酷最实用的设计之一,并成就了黑莓手机和诺基亚E系列手机的赫赫战功。

实际上,在Android手机刚刚崛起的年代,全键盘也曾是盛行一时的设计,只是出于种种原因成为了智能手机“减配”道路上搬开的第一块石子。
全键盘遇到智能机
2008年,尚处于全键盘手机的黄金年代,哪怕是全球首款Android手机——HTC Dream(G1)也不得不通过侧滑盖的形式保留了QWERTY全键盘设计,作为触控屏幕的辅助输入手段。

随后,摩托罗拉旗下的里程碑(Milestone)和索尼Xperia X10也引入了类似设计,在编写邮件和玩模拟器游戏时的效率远胜于其他纯触控操作的手机。

很多学生朋友甚至可以眼睛盯着黑板,但手中的手机却依然可以行云流水地聊Q,这就是全键盘设计的魅力。
减肥风和输入法的逆袭
全键盘固然可以提升输入效率,但它却与智能手机追求纤薄化的设计趋势相矛盾,时至今日除了被TCL收购的黑莓手机还固执地保留全键盘元素,其他型号的手机早已向现实妥协。

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全键盘的智能手机在输入效率上的影响其实并不大,究其原因则是输入法、OCR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
以输入法为例,随着云词库、划词手势、模糊拼音和智能纠错等技术的引入,极大提升了文字输入效率和准确度。遇到文字摘抄和大量文字录入的情况,我们还能通过文字扫描以及语音输入加以解决。

新版输入法几乎都整合了文字扫描和语音输入功能
特别是语音输入,找个安静的环境,手机可以准确识别你所说出的每一个字并添加标点,在效率上甚至可以媲美外接键盘!

如今语音输入的准确性远超过往,强烈推荐需大量文字输入的朋友尝试
总的来说,全键盘成为智能手机时代的“弃子”可谓大势所趋,不留遗憾。
如果你需要在手机上输入大量的文字,所处环境又不适合语音识别,可以考虑使用手机专用的迷你蓝牙键盘,或是通过OTG功能外接任意USB键盘。如今的手机输入法都可完美适配第三方键盘,进行类似PC的文字录入操作。

折叠蓝牙键盘的售价普遍在百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