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浅析一下《疯狂动物城》中朱迪·霍普斯(Judy Hopps)的逆袭和羊副市长(Belle Witch)迷失的原因,并探讨其现实启示。
"一、 朱迪·霍普斯的逆袭"
朱迪的逆袭是电影中最核心、最励志的主题之一。她从一个来自乡下的、身材瘦小的兔子,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动物城最优秀的警察之一。其逆袭的关键原因在于:
1. "坚定的梦想与不屈的信念:" 朱迪自幼便梦想成为动物城的警察,即使她的体型和外貌让她在人们(尤其是兔子)眼中不可能实现。这种对梦想的执着,是她克服无数困难和质疑的根本动力。她相信,凭借智慧和努力,她可以打破偏见,证明自己。
2. "不懈的努力与超越常人的毅力:" 进入警局后,朱迪并非天才,她面临着体能、经验、社交等多重挑战。但她没有放弃,通过超乎常人的努力训练,弥补自身的不足。即使被调去开罚单,她也从未停止学习,利用职务之便观察、分析案件,积累经验,最终抓住黄鼠狼“闪电”·菲尼克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3. "开放的心态与持续学习:" 朱迪深刻理解动物城的多元性,她主动学习各种动物的语言和文化,尊重差异,并乐于与不同物种合作。
相关内容:
在疯狂动物城,任何人能成就任何事。
—《疯狂动物城》

引言:
豆瓣评分9.2的《疯狂动物城》在全球取得了10.2亿美元的票房,位列动画影史排行榜第八。
虽然是动画电影,却很好的映射了现实世界,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看完,得到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可谓是“一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影片讲述了从小生活在兔窝镇的兔子朱迪,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动物警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朱迪在成为动物警察的路上,受尽了嘲笑和磨难。当她最终来到动物城,跻身在大个头警察的世界里,却只能做一名交警,贴贴罚单。在贴罚单的过程中,朱迪结识了狐狸尼克,凭借着对梦想的执着和热情,两个人相互扶持,成功侦破羊副市长阴谋颠覆动物城的故事。
看电影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被代入到这个处在食物链不同等级、却和平共处的世界里。在朱迪身上,看到了自己对梦想的渴望;在尼克身上,看到了队友的重要性;在羊副市长身上,则看到了一幕由于自卑引发的悲剧。
疯狂的动物城更像极了人间世,里面充斥着不公、偏见和阴谋,也充满着希望、关爱和温暖。
兔子朱迪和羊副市长,都受困于自身条件,处在食物链的底端,却引发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一些启示。

一、朱迪的逆袭
(1)朱迪的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
恐惧、背叛还有血型,很早很早以前,这是主宰我们的世界的主要力量,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而食肉动物都有着他们难以克制的生物本能。
那时候,世界分成了两大阵营: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时过境迁,我们不断进化,许多动物都摆脱了野蛮的本性。现在食肉和食草动物和平共处,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有了数都数不尽的机遇。距离这里211英里之外,就是伟大的城市动物城,那里的每个动物都有无限可能。
朱迪生活的兔窝镇,远离城区,也远离了食肉动物的世界。这种环境,保护了朱迪当一名动物警察的天真梦想。
可是,对于其他小动物而言,动物城的每个动物都有无限可能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处在食物链底端的他们,弥漫心头的是16世纪法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所宣传的宿命论。
所以,当朱迪在舞台剧中大声喊出:“我要当一个兔子警官”时,引得台下狐狸小吉丁嘲笑,朱迪只是回应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就像英国作家爱略特说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一道阴影。”
朱迪的梦想就像抛进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千层波浪,父母劝她要安稳度日、知足常乐,狐狸吉丁也依仗身体的优势欺负她。
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偏见、标签并没有将朱迪的梦想压垮,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决心。对她而言,现实在理想面前一文不值。

(2)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短板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专职写小说之前,有过一段经商经历,他自己编辑发行了报纸《快报》,一年后就因赔钱过多而转让。
执着于追求梦想的朱迪就像经商的马克·吐温,参加了警队的选拔,和她一起参加的都是大型食肉动物,身型和力量的劣势,使她的处境举步维艰。
很快,她就意识到了自身的短板,迅速改变策略,像田忌赛马一样,发挥自己聪明伶俐、身材灵活的特点,成为了动物城警局第一个兔子警官。
很早之前,我曾经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不撞南墙,怎么知道是南墙硬还是我的头硬”。虽然勇气可嘉,却是有勇无谋。
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记载了一场持续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希腊军队对固若金汤的特洛伊城进行了十年的攻城战,最终也没有依靠武力攻下。
希腊军队改换策略,将士兵藏在一只巨大的木马中,假装撤军,内外结合,攻下了特洛伊城。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方法比努力更重要。硬碰硬的对决,固然让人看到了你的勇气,却只能牺牲在成功的路上,成为悲剧的主角。韩信尚能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汉初三杰”,为刘邦立下盖世功勋,后世更尊奉他为“战神”。

(3)追逐梦想的路上,你也需要一个尼克
朱迪虽然实现了当动物警官的梦想,可是没有尼克,她可能永远只是一个交通警察,在重复贴罚单中度过一生。
尼克生活在动物城的底层,二十年如一日,每天过着从大象商店买来冰激凌,倒卖给老鼠的“倒爷”生活,他四处坑蒙拐骗,内心却隐藏着善良和正义。和朱迪执着、聪明相比,尼克更了解动物城的犄角旮旯,更懂得人情世故的圆滑。
尼克小时候也有过当一名骑警的梦想,他是骑警童子军中唯一的食肉动物,和朱迪一样,他的梦想遭受了来自食草动物的攻击。
从此,他放弃了改变人们早已贴在他身上的狡猾标签的想法,为自己加上了一层保护膜。
当朱迪把握住机会,从牛局长的手里抢先结果奥獭顿夫人的失踪案,她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帮手。从各方面看,尼克都是一个最好的伙伴。
两个人巡着线索将案子一点点推进,虽然中间也出现了矛盾,朱迪曾一度放弃当警官的梦想,尼克也再次放弃修改标签想法。但是,沟通拯救了他们的关系,消除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两人共同侦破了羊副市长颠覆动物城的阴谋,尼克也如愿以偿实现了儿时的警官梦。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一直给我们强调着伙伴的重要性。从汉高祖刘邦到明太祖朱元璋,历史一次次展示着团队作战的威力。
即使你武力如项羽一般,力拔山兮气盖世,也终究抵不过小混混刘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成功的路上找到一个伙伴,你还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卡耐基说:“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朱迪能够重新挽回尼克,关键就是她勇于认错的主动沟通。

二、羊副市长的迷失
羊副市长和朱迪一样,都是食草动物,生活在食物链的底端,之所以能够成为副市长,只是出于狮市长需要羊的选票。副市长的职位也更像一个秘书,每天被狮市长呼来喝去。
不被重视、无人欣赏扭曲了羊副市长的人性,在她眼里,凭什么90%的食草动物要被10%的食肉动物控制。为此,她用午夜嚎叫让食肉动物发疯,进而夺取了市长职位。
羊副市长的迷失既有政治狡诈的原因,也有深植于个人原始欲望的自卑。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很多极力显示自己优越感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一种企图激励掩藏的自卑感。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家族的第二代核心人物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也是一个由自卑变成自大战争狂的悲剧,他作为自由派的军事首脑,用野蛮的手段达到自己的手段,不过只是掩盖自己无能的幌子。
当强弱异位,羊副市长取代狮市长的位置,不过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压榨,只是受害对象从食草动物变成了食肉动物。
《百年孤独》的中心思想,正是抨击自由派和保守派为了政治利益的反复角逐,让拉美大陆陷入落后、愚昧的境地,他所宣扬的,也正是带着“大爱”进行内部改革。
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原有统治阶级,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从这一点上来说,羊副市长由于自卑陷入了一种“思维盲区”,她看不到其他的道路,也就不会选择像朱迪一样,做一只亚马逊的蝴蝶,通过自己的努力,激起一场改变社会不公和偏见的龙卷风。

三:现实启示
俄国作家扎米亚金的《我们》,是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他告诉我们:“乌托邦世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完美世界”。
法国哲学家卢梭认为:“世界没有完美的政治制度,最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就是最佳的制度。”
我们无法制造一个完美的乌托邦世界,也没办法创造一种完美的制度。
我们的世界,天生就带着不公和偏见,也带着公平和友爱。从出生的那一刻,我们被打上烙印、贴上标签,我们会时常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而自卑。
可自卑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就像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无法生活在绝对满意的环境里,在相互比较中,就会产生相对自卑。也正是因为自卑,人们才会寻求变化和超越。”
我们的世界,虽然充斥着阴暗面,但就像地球一样,总有一面会向着太阳。我们需要做的是像朱迪一样,通过自己的理想和热情,一点点让这个世界变的更美好。
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人生的选择权,全都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