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电商黄金10年”是对国美过去十年发展历程的一个普遍评价。这段时期,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迅速崛起,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零售格局,而国美则因为战略转型、内部管理、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及时跟上步伐,市场份额急剧萎缩,甚至一度陷入危机。
"那么,国美能否在18个月内“重返荣光”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难度极大,可能性非常低。"
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
"1. 市场格局已定:"
"电商巨头垄断:" 淘宝、京东、拼多多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市场垄断地位,用户流量和心智占有率极高,新进入者或追赶者想要撼动它们几乎不可能。
"线下实体困境:" 电商的冲击使得线下实体店普遍面临困境,国美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线下门店的盈利能力依然堪忧,难以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协同效应。
"2. 国美自身问题:"
"战略摇摆:" 国美在转型过程中多次更换掌门人,战略摇摆不定,缺乏清晰的发展方向。
"内部管理混乱:" 国美内部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团队。
"债务问题:" 国美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资金链紧张,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品牌形象老化:" 国美品牌形象
相关内容: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逸斐

继上线近10年的“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后,国美因创始人黄光裕的一篇内部讲话内容,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2月18日,国美官方微信刊发了一篇黄光裕在高管会上题为《拼搏奋进 再攀高峰》的讲话,提出“将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的目标,并在新的一年继续深入推动“家·生活”战略第二阶段延展和升级。这也是黄光裕正式回归后,首次公开发声。
如今黄光裕亲自挂帅上阵,但能否在18个月内让国美重返市场地位,多位研究零售领域的资深专家直言“难度较大,很难按时完成”。
此外,对于国美是否根据该目标,特意制定对应方案这一问题,2月19号,记者与国美方面联系,并进行求证。其相关负责人并未给出明晰答复。
国美的“自救”
事实上,国美此前已经在积极尝试各种自救动作。从接受外部投资到联合采购,从固守线下门店到与央视合作直播带货,国美一直试图打破刻板印象,对外讲述新国美故事。
2020年,国美在4、5月两个月,先后向拼多多、京东发行2亿美元和1亿美元的可转债。不仅如此,同年8月,国美还与京东达成300亿人民币联合采购计划,成为2020年以来,由零售平台发起的最大规模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采购案例。国美零售(00493.HK)总裁王俊洲当时也直言,“到明年继续扩大联合采购的规模”。
除了大开平台、与友商们合作获取资金和流量等外部措施外,注入“新血液”——任命前百度总裁向海龙,无不证明国美在内部也进行了一场大变革。
2020年8月,主营线上平台业务的国美在线正式成立,向海龙被任命为CEO,全面负责该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分管信息技术体系日常管理。对此,多位接近国美的知情人士曾分析,向海龙担任国美在线公司CEO,意味着国美将大力推进线上业务的变革,而国美相继获得拼多多、京东的投资,也是由他负责推动。
不仅如此,彼时的国美集团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大调整和人事任命,包括国美在线、国美家、国美电器、锅美优食、国美投资等下辖公司,其数十位集团高管职务也均被重新调动。
如今,互联网巨头占据零售行业大盘,腾讯系与阿里系的身影无处不在,巨额亏损也没有换来国美规模的增长。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显示,位居前三位的苏宁、京东、天猫,分别占据电零售市场主要渠道份额的23.3%、15.4%和9.7%。国美名列第四,市场份额为5.6%,尚不到苏宁的四分之一。
一位国美前员工对此感叹,国美牵手京东与拼多多,实是为其今后业务积攒更多筹码,也不排除有黄光裕的背后授意。
“18个月”能否翻盘?
值得注意的是,用一年半的时间重回市场原有地位这一目标,并非黄光裕首提。
早在2020年8月,国美零售CFO方巍便公开表示,国美力争半年内有一大变化,约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重回原有市场地位。截止到目前,距离该目标实现还差整一年。而此次黄光裕再次该目标提上日程,背后意味值得深思。
提及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一位曾在某知名大型零售企业任职的中层人士坦言,“难度比较大,因为现在市场周期不是资源占领期,而是方法抢夺期。”
在他看来,国美目前不具备主导探索,甚至发明类似社区团购这种原创业务模式的能力。“国美目前的主营业务,除了家电大卖场,其他业务的商业模式均不是原创,加之资源等多方面不如阿里等其他互联网平台强劲,目前来看,国美的核心竞争力不易下论断。”
1月21日,国美零售举办集团战略发布会上,CFO方巍曾表示,新国美将不再依托过去传统门店的老渠道模式,而是进行“平台化”和“娱乐化”改革,将其发展为本地生活化服务平台。
方巍解释称,所谓的“平台化”,即以线上平台为主的线上线下双平台模式。但这一模式并非“新故事”,苏宁易购、京东、万达电商平台“飞凡网”等零售平台,在此之前便采取类似的类似的双平台模式。
另外,上述行业人士补充道,“目前,市场上没有类似国美这种个人娱乐化驱动的内容零售+家庭场景的模式,在短期内,国美能否把这个看似不够性感的方案,打造成具有独立竞争力的模式,值得实践考验。”
另外,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也表达同样的担忧,国美的线下产业体系等方面基础虽较为稳固,但国美能否重回市场地位,“关键还要看其现在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能否适应当今多业态、全方位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