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stall (安装、安装时所需要的设定-->安装)
2.config (安装后设定-->设定)
3.tuning (设定完之后或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调整-->调整)
4.troubleshooting (各种情况的疑难排解)
最近收到一封信,有朋友问我,我说的install, config, tuning, troubleshooting
指的是软体、硬体还是什么东西,会出现这四种情境
我认为都会吧,软体小的像msn,大的像unix、oracle,硬体从个人的pc到大型的主机
core switch,都会碰到。
我听过很多人讲说:「这东西好难、我不想学or很难学or学不起来」
很多人说3x + 5y = 10 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问题来了,不懂的是那个?
「3」?「x」? 还是「+」或者「10」?
如果很明确的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懂,那就算是会了50%
知道什么地方不了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在设定东西时,不就是这样吗?
连问题都不知道怎么问,最好别碰设定,成功是捡到的,失败是开始前就知道的
从软体面来看,现在server级的软体都做的很複杂,就连我平常在接触的工作站,
能设定的地方就超过1000项,感觉上功能愈多、设定愈难的软体就愈高档(我持保留态度),
可能它很贵所以很高档,但複杂就等于难吗?其实并不会,key point是了不了解原理
说穿了原理只有二个,一个是NOS(Network OS)、一个是TCP/IP
不久之前NOS被设计出来的理念只有一个,「资源共享」
简单来说就是「档案共享」跟「印表机共享」。
现在我们从萤幕里看到的东西,所有的东西,不管是存在SERVER还是PC
都是以「档案」的形态储存在储存设备里(不管这个设备是什么)。
需求及结果就是从这样的概念中发展出来
谁能使用这个「资源」------------------------>「存取档案的控制」
如何确认「资源」是被许可的人所使用---------->「使用者认证」
如果把「资源」分类、分级-------------------->「使用者、群组及权限」
「资源」用什么方法呈现---------------------->「client端的画面」
「资源」如何被保存-------------------------->「储存设备」
「资源」如何回溯---------------------------->「备份及还原」
「资源」如何不停止服务---------------------->「储存设备、主机、网路容错」
如何确认「资源」没被窜改-------------------->「防骇机制」
就这样经年累月到了现在这个世代。
所以,我们在设定某项东西之前,到底了不了解这个东西的功能、如何运作及呈现方式?
有没有好好及仔细的帮自己建立好基础、正确的观念就很重要,这通常是别人不教的
只能靠自己慢慢的累积出来,不然就会跟我看到的一样
「某A寄给客户的mail被退回,退回的mail里写着「空间己满(中译)」,
去处理的朋友很帅气的跟客户说:
你的硬碟空间不足」-->检查后说:「你的电脑中毒」-->扫完毒后说:「你的作业系统坏了,要重装」
就把电脑搬回来了@@
http://blog.udn.com/sunallen1975